萬三為人本就心狠手辣,做事不計後果,再加上穿著製服,更助長了他無法無天的凶性,這一拳,是奔著要了這道士的命去的,連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
門框發出“磅”的一起巨響,震得門扇也搖晃了幾下,但緊跟著幾聲骨頭斷裂的脆響,清晰地傳進萬三的耳朵裡,他的指骨,掌骨,腕骨,全都粉碎性骨折,拳麵上皮開肉綻,鮮血淋漓,一股鑽心的疼痛,瞬間傳遍了全身。
萬三痛得如殺豬般的嚎叫起來,眼淚鼻涕都掛滿了一臉,左手捧起軟塌塌的右臂,像火燎屁股的猴子一樣,邊跳邊轉圈,竭力承受著骨折的痛苦,隻是他非但沒有昏倒,疼痛感反而讓他更加的清醒。
但由於偏殿的門口,比庭院要高三級台階,再加上兩人的動作太快,庭院裡的眾人根本就沒有看清事情的經過,就聽到了萬三的哀嚎。
加之淩空氣定神閒的站在門口,站得最近的王明林,第一時間就認定,是淩空掌教恃強淩弱,打斷了萬三的手腕。
王明林倒退一步,退下台階,站在庭院中,指著淩空大喊道:“這個道士拒捕襲警,快把他抓起來!”
劉安邦剛被人扶起來,還沒有站穩,就聽到了王明林的大喊大叫,忙伸手正了正自己的帽子,定睛看向門口的淩空。
本來他就是來找事的,有了萬三受傷的借口,更加的理直氣壯了,伸手撥開前麵的王明林,雙眼注視著淩空,威嚴地宣布:“青城山掌教淩空,挪用項目資金,侵占道觀資產,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生育多名子女,嚴重違反道規戒律。”
“根據受害者舉報,淩空指使觀內道士,襲擊正在執行秘密任務的警察,破壞他人財物,涉嫌嚴重刑事犯罪。”
“現在公然拒捕,重傷警務人員,涉嫌構成襲警罪。”
“現依法對淩空實施強製措施,請你放棄抵抗,配合警方調查。”
一邊說,一邊從腰間掏出佩槍,打開保險,對準了淩空。
三名警察掏出手銬,就要衝上去抓捕淩空。
淩空沒想到這幫警察來真的,他先是有點懵,隨即就反應過來,這是明顯的栽贓陷害,是想將他帶離青城山。
看來對方是做了兩手準備,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淩空右手拂塵一揮,那幾名警察就像陷身在泥淖地裡一樣,艱難地掙紮卻寸步難行。
淩空還是有些激動,劉安邦羅列的種種罪名,對他的尊嚴是一種褻瀆,他有點氣憤地對劉安邦辯解道:“你這位警官,不要信口開河,你安在貧道頭上的罪名,貧道承受不起!”
“老道今年八十多歲了,執掌青城二十多年,一向克己奉公,循規蹈矩,敬畏天地,尊崇道祖,從未做過違反道規的事。”
“你今天羅列的這些罪名,是憑空捏造,毫無證據,貧道的一身清白,容不得你們誣陷。”
“貧道今天是不會跟你們走的。”
劉安邦看著淩空的麵容,頂多不過五十來歲的年紀,哪有八十多歲的老態龍鐘,不由得冷笑道:“你撒謊也不打草稿,看你的相貌,任憑是誰,也不會相信你是八十多歲的人。”
“由此可見,你這人就是一向的謊話連篇,披著宗教的外衣,招謠撞騙,妖言惑眾,就是混入道教的害群之馬。”
“今天,我們就要清除你這顆毒瘤。”
“上,把他抓起來!”
最後一句話,他是對著淩空麵前的那三名警察喊的。
一旁看熱鬨的遊客,也打量著淩空的麵容,看他道冠下烏黑的頭發,滿麵紅光,一點皺紋也沒有,身體硬朗,彆說八十多歲,就是五十多歲,也沒有幾人會相信,再加上劉安邦身著警服,正義凜然,更加相信劉安邦的話了。
遊客中開始議論紛紛,寺院中有花和尚,沒想到道觀中,也有淫道士,他們不明就裡,但牆頭草般的正義感卻是滿滿的,紛紛聲援警方,堅決把這種害群之馬抓起來,明正典刑。
劉安邦受到鼓舞,感激地看了一眼聲援的遊客,大手一揮,鏗鏘有力地命令道:“立即行動!”
淩空心中五味雜陳,看了一眼那幫起哄的遊客,再轉頭對劉安邦道:“慢著!”
“你們今天,抓不了貧道!”
淩空從隨身的收納袋中,掏出一個紅色的小本,舉起來,讓劉安邦看得清清楚楚的,那上麵印有燙金的“川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證”的字樣。
淩空對劉安邦說道:“我是川省人大代表,你要逮捕我,經過人大的同意了嗎?”
劉安邦顯然也不知道這一點,他們的功課並沒有做足,並沒有調查清楚淩空的身份,但就算是調查清楚了,他們也沒有辦法,也沒有時間去取消淩空的代表資格。
華夏法律賦予了人大代表有特殊的人身保護權,如人大代表犯了罪,需要同級人大委員會批準,核消該犯罪嫌疑人的代表資格,才能被實施逮捕。
但川省的人大主任是由王鳳儀兼任的,王鳳儀在首都沒有回來,就算回來了,以王書記剛正不阿的性格,也必然不會允許王明暉等人的胡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安邦傻了眼,握槍的手也慢慢的垂了下來,他膽子再大,也不敢逮捕一位現任的省人大代表,更何況他心裡有鬼,知道這些所謂的罪名,都是昨晚上他們幾人憑空捏造的,根本沒有證據支持。
他轉頭看向四周,見庭院邊上又聚集了一批看熱鬨的遊客,已有好幾十人,還有一些人,拿著相機拍攝。
馬道長在領著肖恩等人上山時,就已通知了清玄,清玄已趕到了上清宮門口,還有一部分道士也得到消息,正匆匆的向這邊跑來。
奉茶的小道童十分機靈,在事情起了變化之後,也打電話通知了其他幾位師爺,淩清淩光和淩雲等在家的幾位師弟,也從各自駐守的道觀,向上清宮趕來。
劉安邦看到圍觀的人太多,要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強行拘捕一名人大代表,他背不起這個責任,就不敢輕舉妄動了,忙命令那三名警察退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