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某不才。”
江沉舟笑道,語氣中帶著幾分自得“說起此事,還與方師弟有些淵源,方師弟可還記得去年華山之事?江某僥幸得到了《知天七式》的前五式劍譜。”
方秋鴻麵色一沉,顯然那並非一段愉快的回憶,他冷聲道:“自然記得。”
江沉舟仿佛沒看到他的不悅,繼續開口道:“那方師弟可還記得,當初江某得到劍譜脫身之時,曾說過‘多謝方師弟劍法精妙’?可還記得此言?”
方秋鴻眉頭緊鎖,此事他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當日他全力阻止,何來感謝一說?
他語氣依舊平靜:“也自然記得。”
江沉舟哈哈一笑,拋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秘密:“因為當年的陳摶老祖,留下的根本不止一門絕世劍法,而是兩門!並且這兩門劍法相輔相成,又相互製約!”
“什麼?!”
眾人幾乎同時驚呼出聲,連範如鬆都露出了極度震驚的神色。
一套齊全的《知天七式》已足以震動武林,竟還有另一套與之齊名的劍法存世?
方秋鴻心中一驚,他隱隱猜到了什麼,聲音裡帶著一絲波瀾:“那另一門……莫非是……”
江沉舟定定地看著他,斬釘截鐵地證實了他的猜想:“不錯!另一套,正是你藏劍穀尋了多年,視為鎮派之寶的——《晚暮劍譜》!”
“荒謬!”
方秋鴻下意識地反駁,維護師門尊嚴乃是本能。
“晚暮劍譜,乃是我藏劍穀開派祖師爺所創,世代傳承……”
“錯了錯了!”江沉舟毫不客氣地打斷了他。
“《晚暮劍譜》這等窮儘劍道變化,意境高遠深邃的劍法,豈是尋常江湖武人所能創出來的?其底蘊格局,分明與《知天七式》同源而異流!依江某推斷,陳摶老祖悟出《知天七式》後,雖將最後兩式封印,但仍覺不安。為防萬一,他將其畢生劍道修為加以凝練改進,創出了另一套與之截然不同,卻又能在某種程度上相互感應,相互製約的劍法,便是《晚暮劍譜》了。你們藏劍穀的第一代掌門,怕是偶然間得到了《晚暮劍譜》的第一塊殘卷,得此驚天機緣,借此開創了藏劍穀的基業。”
自家開派祖師被人如此編排,方秋鴻臉色瞬間沉了下來,強壓怒火道:“你說事便說事,莫要信口開河,胡亂臆測!”
江沉舟並不在意他的惱怒,自顧自地繼續說道:“你那招‘憐花意’,精妙絕倫,能洞悉先機,料敵破綻,想必是楚平瀾從那第一塊羊皮卷殘篇中悟出來的吧?楚平瀾僅憑一塊殘卷,便能悟出‘憐花意’與‘正少年’那般堪稱劍道極致的招式,不得不說,他當真是個百年難遇的劍道天才。”
楚平瀾一身劍法冠絕古今,江沉舟這話說得倒是真心實意。
方秋鴻麵色稍霽,頷首歎道:“師尊之劍道,確已臻化境,江湖百年來,無一人於劍道一途能望其項背。”
他心中既是感歎又是自豪,自豪於師尊的絕世天賦,感歎的則是,師尊憑一卷殘篇便能悟出“正少年”,而自己參悟兩卷,卻仍覺前路漫漫。
江沉舟點了點頭,終於說回了最關鍵處:“那日華山秘境中的碑謁——‘日晷針移三寸焰,金烏棲簷化赤珠。羲和輦過千刃壁,七寸懸針挑天衣。莫道殘陽凝血色,原是劍魄飲虹時。待到裂穹分光處,金鱗倒卷補雲紋。’這晦澀謁語,並非僅僅指向《知天七式》,更是挑明了:唯有在夕陽西下的精準時辰,於千刃岩壁之下,施展與《知天七式》同宗同源,能與之產生感應的《晚暮劍譜》劍招,方能劈開天空,分離光影,引動機關,讓最終的秘密顯現!”
這一段謁語極其晦澀,除了親曆的方秋鴻與江沉舟,其餘幾人聽得雲裡霧裡。
但方秋鴻心中已是豁然開朗,繼而大驚!
原來當日華山禁地之中,自己為了阻止江沉舟,全力施展“憐花意”,竟在誤打誤撞之下,恰恰滿足了那苛刻無比的條件,無形中幫助江沉舟打開了沉寂百年的機關。
自己竟成了江沉舟一切機緣的開啟者,這讓他心中五味雜陳。
這時,李緩再次開口追問:“即便如此,你也隻是開啟了華山之秘,得到了《知天七式》,你又是如何從中推斷出玉璽與武當金頂其中曲折?
江沉舟臉上露出得意的微笑:“得到《知天七式》劍譜之後,我回到關外,日夜鑽研,雖劍法精進,但對最後兩式始終不得要領,劍譜中也僅有‘驚蟄變’與‘逆乾坤’之名,卻無具體修煉法門,令我寢食難安。”
“後來,我依循劍譜中一些極隱晦的方位提示,曆儘艱辛,終於在雲城以北的荒漠深處,尋到一處早已被風沙掩埋大半的古老道觀遺跡,據殘碑記載,陳摶老祖晚年曾在此短暫清修。”
頓了頓,江沉舟繼續說道:“我在道觀廢墟之下,發現了一間未被完全摧毀的密室,在其中覓得了半部以古篆寫就的竹簡,竹簡上的字跡大多模糊難辨,語焉不詳,但其中卻反複隱約提及天命之石、逆天之法、雷霆之威等支離破碎的詞句。我如獲至寶,將其餘所有事務儘數拋下,窮儘心血,踏遍江湖,搜羅一切與之相關的奇聞秘錄,更是對武當山金頂‘雷火煉殿’的奇觀進行了深入探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終,我將所有零碎的線索拚接起來:陳摶老祖的記載,天命之石的暗示,雷霆之威的條件,以及張三豐真人與陳摶老祖可能的道統淵源及其修建武當金頂的種種神異傳說,曆經無數個日夜的推測,我才大膽斷定——那‘天命之石’便是傳國玉璽!而那處能安全‘提供雷霆’並完成‘解密’的關鍵之地,便是張三豐真人窮儘智慧為後人留下的這座——武當金頂。”
他停了片刻,又補充道:“至於我送與藏劍穀的那半塊《晚暮劍譜》羊皮卷,也正是從雲城那座古老道觀的密室中,與記載秘密的竹簡一同發現的。”
師離聽到這裡,插嘴疑道:“你這般將武學看得比命還重的人,得到《晚暮劍譜》的殘卷,居然沒有自己藏著鑽研,反而舍得將它送還藏劍穀?這可不像是你的作風。”
江沉舟聞言,哈哈一笑,竟坦然承認:“不瞞諸位,江某在得到那殘卷之時,豈會沒有貪念?自然也曾嘗試修煉過。但或許是因為陳摶老祖早有防備,不願讓同一人同時掌握這兩門足以驚世駭俗的劍法,無論江某如何參悟,總覺隔靴搔癢,不得其神髓,難以入門。加之那殘卷並不完整,隻有一小部分。我深知藏劍穀與武當山淵源極深,關係匪淺,索性便做個順水人情,將其送還藏劍穀,算是結個善緣,也為我今日之事鋪墊。如今看來,這一步棋,倒是走對了。”
他這番話說得毫不避諱,將其中的算計和盤托出。
其餘眾人聽了這話,皆沉默不語。
這江沉舟對於武學一道的癡迷,已然深入骨髓,但他卻又並非毫無理智的瘋子,反而有著驚人的洞察力,推斷力和執行力,更有異於常人的果決。
他能在確認《晚暮劍譜》殘卷對自己暫時無用後,果斷將其作為籌碼拋出,換取一個更大的但虛無縹緲的可能性。
這份心性令人心驚,也讓人不得不感歎,他能有今日之機緣,絕非偶然。
“今日之事,非是巧合,實乃陳摶老祖與張三豐真人,兩位如同神仙般的人物,跨越了數百年時空,憑借其通天智慧與手段,共同布下的一局驚天棋局。”
江沉舟最後總結道,目光再次投向那已空無一物的劍台上空,眼中依舊殘留著震撼與極大的滿足。
“江某不過是這浩大棋局之中,一個僥幸窺得些許真相,並最終有幸執子落定的局中人罷了。”
他的話音落下,石室中再次陷入了沉寂。
喜歡藏劍穀請大家收藏:()藏劍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