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比對地圖,接下來也好分區域進行治理。”
小石頭在安南息壤縣的縣衙裡吩咐著手下進行地圖比對,地區地圖具體細節還得一一對照才行,進展太過於順利,順利到小石頭感覺在驅趕幾萬頭羊一樣。
三萬安南大軍短短幾天時間就被他滅掉的滅掉,投降的投降。
幾經分析,終究還是以信息差的結果確定下來原因,要不然對方也不至於敢跟他們野戰,此前預想的攻城等實在是有些杞人憂天了。
“看來咱們的敵人對咱們是一點也不了解啊,接下來,裡應外合,讓降將騙開一個個城池吧。”
饒是安南沒多少高城,可小石頭還是準備穩妥為主,投降過來的安南士卒說白了跟奴隸是差不多的,作為奴隸主,有哪個會真正心疼奴隸的。
除非這個奴隸不可或缺。
得益於八旗製度的確定,如今小石頭麾下的士卒是越打越多,他本來就有絕對的實力,可這種滅國戰,人自然是越多越好。
才堪堪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安南國國王就撐不住了,派出了使者向大明求援,而這其中心思最活泛的當屬安南陳朝權臣黎季犁,為了心中的野心,他暗中派了人跟小石頭開始聯係。
七月初五,黎季犁派的人到了小石頭這邊,隻不過小石頭簡單了解一番後便打發了他們,在小石頭看來,傀儡換誰上去都可以。
不過來人卻給小石頭帶來了新的考慮,打下來的地盤確實需要一個奴才來管理這一片區域。
當天夜裡,小石頭便把最近的戰況跟其安排以及想法彙報上去了,隻不過此時的徐平安正在指揮著工匠們計算以及操作,畢竟“手搓核武”的難度可不是說說而已,危險十足。
“這離心機還得改進才行,沒了這東西,猴年馬月你也搞不出點實驗數據來。”
徐平安直接就躲在了由鉛板製造的大房子裡,輻射的厲害他可是太明白了,哪怕是原料已經被隔離,可他還是準備充分,小心的很。
“已經在試驗改進了,這東西畢竟之前用不到,也沒朝這方麵進行研究,人手又不是很充足。”
來福有些尷尬,要求的實在是太突然了。
“行吧,這東西急不得,一點點的分離保存,量一旦多了,說不定他就自己炸了,大本營那邊有沒有送最新的消息過來?”
徐平安沒有多言,核武這東西他也沒有把握,雖然後世有科普視頻,可真正搗鼓起這東西來,他是沒有把握的。
不過這東西畢竟是終極大殺器,試一試總沒有壞處,一旦成了,那他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這個得問電訊班那邊,我可不敢插手這方麵。”
來福搖了搖頭,他可不敢摻和其他方麵,太敏感了。
“行吧,那就讓讓電訊班那邊把最近的彙報都送過來我看看。”
徐平安當即就拿起了桌子上的臨時電話筒說了幾句。
沒一會,一遝消息彙報就送了過來,徐平安先看起大本營那邊拿不定主意的。
最新的情報便是小石頭剛剛發來的,擺在了最上麵。
“有點東西,但還是太年輕了,戰場經驗實在是太欠缺了,安南黎季犁,有點意思,給小石頭回信吧,告訴他,我需要的是一條聽話的狗,是誰都無所謂。
告訴大本營那邊,多送一點原材料過來,這邊的研究最重要。”
徐平安很快就了解了如今小石頭的境地,地盤不斷擴大,可是得需要有人搭理,但他根本就不需要這種投靠過來的下屬,如此吃裡扒外的人可以用,但絕不能是上下級那種關係。
徐平安做出了批示,隨手放到桌子的右邊,電訊人員當即就接了過去。
隨後,徐平安翻看了最近的一些彙報,相比於小石頭出征安南,倭國的地盤倒還算安穩,各地挖礦、種地的也都還算本分,這其中最讓徐平安關心的還是蒙古大草原那邊,畢竟草原上來無影去無蹤的騎兵始終讓人頭疼。
此時若能收服是最好了。
“現在才出發,比起成吉思汗時期,這一代的蒙古騎兵差遠了啊,就是不知道那些少年兵們能不能挑起大梁來,不過好消息也有不少,倒是希望很大。”
徐平安調侃著納哈出發來的情報,不是以前的時代了,嬌生慣養慣了的蒙古騎兵可是缺了很多東西,至少在速度上就差了很多。
按這個速度,等大軍進入大草原,差不多也快過冬了,今年這還怎麼繼續。
徐平安歎了口氣,心裡暗自盤算,征服蒙古大草原非得耗費很長時間不可,有了前車之鑒的蒙古草原上的大小部落可就不是那麼好對付的了。
“納哈出這邊讓他儘快彙報一份行之有效的作戰計劃來,一個多月過去了,就收了這麼些小部落,最熟悉大草原的除了他們蒙古人沒彆的了,他要是不行就換人來。”
徐平安越想越是不滿,讓投靠過來的蒙古人提供一下其他他們知道的部落棲息地以及遷徙地很難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製定一份詳細的行軍作戰計劃就那麼難嗎?
“真是的,畏手畏腳的,去回信吧。”
徐平安擺了擺手,電訊人員很快就拿起文件離開了,原地徐平安看了一眼一旁有些呆的來福,心裡越是想吐槽幾句。
功高蓋主你看我怕不怕,有什麼想法彙報就完事了。
對於這個時代的製度以及舊曆,徐平安有些不滿了,效率實在是太低下了。
無奈之下,徐平安又翻看起其他文件來,很多事情都已經由羅玄燁主持做出了決定,隻要大方麵上不出錯,徐平安也不想多插手,隻要想做事,那就有做不完的事,隻要把根本抓在手裡,其他的就都不是事了。
“道衍大師也來信了。”
徐平安不斷地查看著最近的彙報,道衍大師的意見他無法忽視,黑衣宰相處理事情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隻不過消息上雖然說了很多,但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名不正則言不順,地盤擴大,是時候得立國正名了,草台班子壯大後,物質的賞賜已經無法滿足了。
消息上所提,哪怕是徐平安如今稱王也好,稱帝也好,有了這個身份,不管其他人認不認,至少自立建國後,給其他人封官封爵就變得名正言順了起來。
大部分人所求也不過是升官發財,這一點哪怕是徐平安再拖也是無法繞過去的,走上了這條路,基本上就沒有什麼選擇了。
喜歡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請大家收藏:()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