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遝氏縣衙。
張義正吩咐高升、韓當二人,著手安排撤離一事。
這城中兩姓士族囤積的糧草頗多,隻得分批撤離回島。
還得快!
否則遲恐生變!
“高升!”
“爾率500軍士!”
“押送一應輜重,兩姓士族的隱戶、婦人。”
“即刻前往城南渡口!”
“記住,萬不可擾民!”
“抵達黃巾島後,命李雙率船隊即刻返回!”
“接應我和韓當將軍。”
“不得有誤!”
高升聞言,不敢耽擱,連忙應道:“諾!”
“韓當!”
“爾率300軍士封鎖城門!”
“待高升率部出城後,任何人不得出入!”
“警戒四周!”
韓當抱拳道:“諾!”
張義則率領其餘黃巾軍士,校場集結,與百姓分糧!
一黃巾軍士,手持一麵銅鑼,一邊敲響,一邊大喊道。
“將軍有令!”
“兩姓士族魚肉百姓,罪不可赦!”
“其囤積糧草一律充公!”
“城中百姓可至校場分糧!”
“先到先得!”
滿城百姓聞言,頓時激動不已!
沒想到啊!
這年月還有軍士給百姓分糧的!
自古隻有軍掠民,哪兒來的軍護民!
這是仁義之軍啊!
一眾人等,紛紛拿上鍋碗瓢盆,衝向那校場。
張義見這一眾百姓亂哄哄地擁擠在一起,頓時皺了皺眉頭。
“老弱婦孺上前!”
“青壯靠後!”
眾人在黃巾軍士的約束下,終於慢慢排好了隊伍。
“一人一鬥糧!”
“不得冒領!”
“膽敢冒領者,斬!”
人群中的幾個奸滑之輩聞言,瞬間收了心思。不敢有他,隻得老老實實排隊領糧!
一老翁領了糧食之後,手捧著布袋,大哭道。
“老夫年逾花甲!”
“此生卻從未遇過這等仁義之軍!”
“老夫,多謝將軍活命之恩!”說罷,其跪在一旁直衝著張義叩首。
張義見狀,連忙箭步上前,將其攙扶起來。
“老人家不必如此!”
“我等黃巾軍乃百姓之軍!”
“正是為了解救爾等來的!”
場中眾人聞言,紛紛喊道。
“多謝將軍,活命之恩!”
“多謝將軍,活命之恩!”
城外,一眾士族家的隱戶、婦人被黃巾軍士驅趕著朝著城南渡口而去。
人群中兩名文士打扮的漢子,小聲嘀咕著。
“王兄,沒想到啊!”
“你、我二人,為避那黃巾之亂,遠渡遼東。”
“在這苦寒之地,竟還能遇到那黃巾軍!”
管寧一邊搖著頭,一邊苦笑道。
“管兄!”
“誰能想啊!”
“咱倆好好地在那公孫家,吃著鐎鬥,飲著酒。”
“一隊黃巾軍從天而降!”
“突然就把咱們給劫了!”王烈開口道。
押送隊伍中,那太史慈更是被高升那廝重點關照,安排了30名親軍,將其牢牢圍在中間。
“快些走!”
“渡口就在前方!”
“不得停留!”一眾黃巾軍士催促道。
高升此時正親自押送著公孫家的眾人。
其盯著一女子瞧了又瞧,那目光如餓狼一般。
那公孫鴛見其如此,心中頓時大驚。
心想:這黃巾賊,莫不是要在這光天化日,行那不軌之事,這可如何是好。
高升正暗自思量。
要不是少將軍要言在先,俺老高定嘗嘗這娘們兒的滋味兒!
罷了,罷了!
先前俺已說過,要將這娘們兒獻給少將軍!
俺老高忍了!
高升遂將目光看向一旁,埋頭朝前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