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黃巾大將軍府。
自李儒來後。
這幽州大小政務皆由其與從事齊周操辦。
倒是令那張義清閒了好一陣。
這人一閒著。
總是容易搞點事。
這不,那公孫鴛的肚子明顯大了起來。
大將軍府後院。
張義正逗弄著小張勝和張樂。
趙楠等幾位夫人則是在一旁笑盈盈地看著。
此時,整天忙得腳不沾地的李儒入內見此情形。
忍不住打趣道。
“主公!”
“好興致啊!”
“讓卑職好生羨慕!”
張義見一臉滄桑的李儒。
連忙安撫道。
“文優辛苦了!”
“你這白發都多了不少啊!”
李儒正色道。
“主公!”
“某有要事相商!”
張義連忙衝一旁的侍女吩咐道。
“請先生到書房稍候!”
書房內。
李儒緩緩開口道。
“主公!”
“眼下,冀州方向傳來軍報!”
“自十八路諸侯討董後,各路諸侯不歡而散!”
“這冀州之地也來了其中三路諸侯!”
張義急忙問道。
“可是那韓文節、袁本初?”
“這第三路又是何人?”
李儒解釋道。
“主公已言中其中之二!”
“這冀州已一分為三!”
“實力最強的當屬袁本初!”
“其有四世三公之名,麾下能人不少!”
“現已占據渤海郡、河間郡、清河郡三地!”
“擁兵數萬!”
張義開口道。
“那韓文節呢?”
“其乃冀州刺史!”
“難不成就任由那袁本初占據三郡?”
李儒應道。
“主公有所不知!”
“那韓文節本就是袁氏門生!”
“其又怎敢與那袁紹為敵!”
“其身為冀州刺史,卻僅占據魏郡、趙郡、巨鹿郡三地!”
“這裡麵倒是有件奇事!”
張義見李儒一臉異色!
連忙開口道。
“文優彆賣關子了!”
“快快說來!”
李儒開口道。
“主公!”
“不知為何!”
“那右北平太守公孫瓚,自隨眾人離開洛陽後,竟投那韓文節而去!”
“現為其麾下魏郡太守!”
“率兵為其抵擋袁紹!”
張義一臉悵然道。
“沒想到啊!”
“那公孫瓚竟沒回這幽州!”
“對了!”
“那劉虞呢?”
“自其兵敗薊縣後,就不知下落了!”
李儒笑道。
“主公!”
“那劉虞眼下亦在那冀州!”
張義驚訝道。
“他竟留在了冀州!”
“某還以為其回洛陽,求援了!”
“此人現在何處?”
李儒手指了指桌案的上的輿圖。
“就在此地!”
張義一看,大驚道。
“先生是說!”
“那劉虞占據了中山國、常山郡、安平國?”
“其兵敗之時,隨其逃亡的兵馬不過數千!”
“哪兒來的本事,占這三郡之地?”
李儒回道。
“其率殘兵5000進入中山國後,以其漢室宗親之名,得中山甄氏相助!”
“擴軍兩萬!”
“其麾下公孫度極擅領兵!”
“而那韓文節、袁本初又已南下討董!”
“故讓其占了先機,占了三郡之地!”
“若非韓馥、袁紹二人及時返回冀州,恐怕其全據冀州,也未嘗不可!”
張義點頭道。
“那公孫度倒也的確是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