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委專家督導組的正式進駐,讓紅星軋鋼廠上下籠罩在一種既緊張又興奮的氛圍中。廠區主乾道上掛起了歡迎的橫幅,各車間都提前進行了徹底的清掃和整理,工人們也換上了乾淨的工作服,精神麵貌煥然一新。
上午九點整,廠領導班子全體成員,以及林凡等主要技術骨乾,齊集廠部會議室,等候督導組的到來。氣氛莊重而肅穆。
當劉副局長、楊老教授一行人走進會議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楊教授身邊那位身著舊軍裝、肩扛大校軍銜的軍官所吸引。他正是此前見過的陳大校,但今日他神色更加冷峻,眼神掃過會場,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仿佛這不是一場技術巡查的開幕會議,而是一次軍事任務部署會。
簡單的開場白和歡迎儀式後,會議迅速進入正題。
劉副局長首先發言,強調了此次督導工作的重要性,旨在檢查國家重點項目的執行情況,促進技術交流與管理提升。他的講話條理清晰,政策性很強。
隨後,李副廠長代表廠裡做了詳細的工作彙報,重點介紹了進口設備的引進、安裝進展以及遇到的技術難題和解決方案,其中特彆提到了林凡的貢獻。彙報過程中,督導組的專家們不時低頭記錄,或提出一兩個細節問題。
林凡坐在靠後的位置,認真聽著,但他敏銳地察覺到,那位陳大校似乎對常規的彙報內容並不十分感興趣,他的手指偶爾會無意識地敲擊桌麵,顯示出他內心的急切。
果然,當李副廠長的彙報接近尾聲時,陳大校突然開口,聲音洪亮而直接,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李廠長,各位同誌。客套話和常規流程,我看可以適當精簡。”他開門見山,沒有絲毫迂回,“我代表總後勤部而來,時間緊迫,任務重大。我就問一個最實際的問題:這套進口設備,什麼時候能真正形成穩定的生產能力?特彆是,能否按期、保質、保量地完成XX型(他含糊了一個代號)係列特種零部件的加工任務?”
他報出了一係列令人咋舌的性能指標和精度要求,以及一個緊得不能再緊的時間節點。“前線等不起,訓練等不起!我需要一個明確的、負責任的答複!”
會場瞬間鴉雀無聲。空氣仿佛凝固了。李副廠長和幾位廠領導臉色發白,額頭見汗。德國專家勞爾也皺緊了眉頭,顯然覺得這個時間和質量要求近乎苛刻。
劉副局長輕輕咳嗽一聲,試圖緩和氣氛:“老陳,你的心情我們理解,但設備安裝調試有其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
“規律?戰場上敵人會跟你講規律嗎?”陳大校語氣強硬地打斷,但並非針對劉副局長,而是一種基於使命感的焦灼,“我們需要的是結果!是能立刻頂上去的裝備!如果這套設備不行,我們必須立刻尋找替代方案,哪怕土法上馬!”
他的目光掃過全場,最後落在了林凡身上:“林凡同誌,你之前的表現讓我印象深刻。你說實話,按照最樂觀的估計,排除一切困難,能不能做到?”
壓力再次如山般壓向林凡。所有人都看著他,廠領導希望他謹慎回答,而陳大校則期待一個奇跡。
林凡深吸一口氣,站起身,沒有立刻回答“能”或“不能”,而是冷靜地分析道:“陳大校,劉局長,李廠長。設備的機械部分安裝和基礎調試,如果後續一切順利,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但是,形成穩定生產特定高精度零部件的能力,不僅僅取決於設備本身,還取決於刀具、夾具、加工程序的優化、操作工的技術熟練度,以及一個最重要的前提——”
他頓了頓,目光堅定地迎向陳大校:“那就是確保我們手中的設備圖紙、工藝文件,與實際的設備硬件百分之百吻合,沒有任何潛在的設計缺陷或翻譯誤差。否則,任何急於求成的生產都可能是災難性的。”
這話說得不卑不亢,既指出了可能性,又強調了嚴謹性的絕對重要,隱隱還呼應了他之前對那份軍械圖紙的疑慮。
陳大校盯著他看了幾秒,似乎在判斷這是推諉還是真正的負責態度。最終,他點了點頭:“好!我就要你這句話!嚴謹是應該的,但時間不等人!督導組在這裡的每一天,都必須用來最高效地排除一切隱患!”
他看向劉副局長和李廠長:“我建議,巡查工作立刻進入實質階段。請廠裡無條件配合專家組,尤其是對技術文件的複核和實物比對工作,必須立刻、徹底地進行!”
“同意!”劉副局長立刻表態,“老陳的要求就是當前第一要務!李廠長,請你親自安排,抽調精乾力量,全力配合!”
會議風向瞬間轉變,從常規的巡查彙報轉向了針對特定生產任務的攻堅保障模式。會議結束後,整個紅星軋鋼廠如同上緊了發條的機器,高速運轉起來。
專家組分成幾個小組,在廠裡技術人員的配合下,開始密集的工作。有的負責查閱所有設備圖紙和工藝文件,有的深入車間實地測量核對數據,氣氛緊張而有序。
林凡作為技術對接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忙得腳不沾地。他穿梭於資料室和車間之間,回答專家們的各種問題,協調各種資源。
然而,在忙碌的表象下,林凡的心思卻有一半係在那張帶有神秘符號的圖紙和基座接口的對應關係上。他總覺得,陳大校的急切和楊教授的神秘任務,似乎都與那“不吻合”的細節有著某種關聯。
下午,在陪同一位專家核對主傳動係統圖紙時,林凡看似無意地將話題引向了基礎安裝標準:“您看,這套DIN標準對基座水平和平行度的要求極其嚴格,我們也是嚴格按照這個執行的。不過,我總覺得他們這個基準麵標識係統,和我們在一些老設備上看到的有些微妙的區彆…”
那位專家推了推眼鏡,仔細看了看圖紙:“嗯,是有些不同。德標注重整體係統性,有時候在一些非關鍵輔助接口的標注上,會采用他們內部簡化符號,除非極其熟悉他們的體係,否則容易忽略。怎麼,你們安裝時遇到問題了?”
“那倒沒有,隻是學習時有點好奇。”林凡不動聲色地敷衍過去,心中卻是一動:內部簡化符號?
難道那個模糊的符號,並非什麼特殊代號,僅僅是德標體係內某種不常見的簡化標注?是自己想多了?
他暫時壓下疑慮,繼續投入工作。
但那種隱隱約約的不安感,始終縈繞在他心頭。
他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風暴並未過去,而是正在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