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江湖安撫,化解矛盾
蕭景珩沒拆那封燙金請帖,隨手擱在案頭,像扔一張廢紙。他盯著它看了三息,忽然笑了:“東宮請喝茶?好啊,等我把江湖這碗茶也煮開了再說。”
阿箬蹲在廊下啃燒餅,聽見這話差點嗆著:“您還打算開茶館不成?”
“比開茶館大。”他走下台階,從門框上拔下一支箭——箭尾卷著張黃紙,墨跡潦草寫著“武林共討暴政”,落款畫了個歪七扭八的蓮花。
他抖了抖這張挑戰書,吹掉上麵的灰:“打是打服了,可人心沒服。這些江湖人,骨頭硬得很,你壓得越狠,他越想掀桌子。”
阿箬咽下最後一口餅,抹嘴:“所以您不抄家、不問罪,反而要請他們吃席?”
“對。”蕭景珩把紙條揉成團,往香爐裡一丟,“刀劍能定勝負,定不了長久。現在朝裡沒人敢跳了,該輪到外麵那些‘英雄豪傑’談談心了。”
他拍手,親衛魚貫而入。
“組個宣諭團,挑幾個會說話、懂黑話的,再帶點厚禮。去各大門派走一圈,見人說人話,見鏢師說‘走南闖北不易’,見掌門就說‘新政紅利共享’。”
有人小心翼翼問:“若他們拒不見客呢?”
“那就讓他們徒弟見。”蕭景珩咧嘴一笑,“順道送點米麵糧油,附張條子——‘世子府慰問武林遺孤家屬’。”
滿屋親衛憋笑憋得肩膀直抖。
阿箬舉手:“我能不能不去?我對什麼‘武林規矩’一竅不通。”
“你不用懂。”蕭景珩指她,“你是活招牌。南市誰不知道‘世子府那個小丫頭’最講義氣?賞錢發得比官倉放糧還痛快。”
她翻白眼:“合著我是去當人形許願池?”
“聰明。”他點頭,“你就站茶館門口,大聲嚷嚷:‘朝廷現在招編外武教頭,月俸三兩,管三餐,子女還能進官學!’”
“真能進?”阿箬眨巴眼。
“當然。”他從抽屜抽出一份紅頭告示,“昨兒批的,叫‘民間武師登記製’。隻要不造*反、不聚眾、不練邪功,登個記,領個牌,就是體製內預備役。”
阿箬一把搶過,掃完哈哈大笑:“這招絕了!以前練武是為了混口飯,現在練武是為了讓孩子考科舉?誰扛得住這誘惑!”
“扛不住就對了。”蕭景珩靠回椅背,“咱們不逼他們投降,咱們給他們升職加薪的機會。”
午後,南市最熱鬨的“老孫茶館”擠滿了人。
阿箬拎著個竹籃進來,往桌上一倒,嘩啦一聲——十幾塊印著“南陵府特供”的臘肉、五斤上等白麵、還有兩包砂糖,堆成小山。
“都看看!”她嗓門亮得震瓦,“這是鐵拳門王師傅昨天登記換的福利!人家兒子今早進了西城學堂,老師親自接的!”
眾人愣住。
一個滿臉胡茬的壯漢冷笑:“又是畫大餅吧?等我們簽了字,回頭就說我們投敵,一刀砍了祭旗?”
阿箬不惱,反而拍桌站起來:“喲,這位大哥拳頭挺硬啊?那你告訴我,你老婆咳血三個月,抓得起藥嗎?你娃穿補丁褲上學,抬得起頭嗎?”
漢子語塞。
“世子說了,英雄不在名號,在過得好。”她聲音清脆,“你想一輩子當個‘俠客’,半夜翻牆偷雞摸狗,還是想正大光明掛牌授徒,收徒弟還能領補貼?”
她掏出那張紅頭告示,貼在牆上:“登記不花錢,退出也不犯法。但你不來,好處真就歸彆人了。”
人群安靜下來。
有個老拳師顫巍巍問:“……真能讓娃讀書?”
“你不信我,難道還不信工部發的入學憑證?”阿箬從懷裡掏出一疊蓋章文書,“王師傅的兒子今天就在念《千字文》,你要不要派人去看看?”
角落裡,一個年輕鏢師低聲問:“那我們鷹爪幫……之前參與過夜襲……會不會算舊賬?”
阿箬搖頭:“過往不究。隻要現在願意守規矩,就是良民。不信你看——”
她指向門外。
一輛馬車緩緩駛過,車身上赫然貼著“三江武社合規授徒點”的黃旗,車夫吆喝著:“南陵府特批!今日開班!報名送護腕一對!”
茶館裡一片嘩然。
剛才那壯漢低頭搓著手,嘟囔:“要不……我也去登記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