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襄王在信中是這樣寫的:
“我呢是德行不足,得罪了母後寵愛的弟弟叔帶,被迫逃到鄭國。特此告知各位諸侯。”
大臣簡師父上奏說:“現在諸侯裡麵想稱霸的隻有秦國和晉國。秦國那邊有蹇叔、百裡奚、公孫枝等賢臣輔政,晉國呢有趙衰、狐偃、胥臣等賢臣輔政,他們一定能勸說君主履行勤王的義務,其他的國家我看恐怕指望不上了。”
聽簡師父這樣說,周襄王就準備向這兩個國家求援,他命令簡師父這一路去晉國求援,派左鄢父這一路去秦國求援。
再說鄭文公聽說襄王住在鄭國的泛這個地方,笑著說:“天子現在才知道翟國不如鄭國啊。”當天就派工匠去泛地修建房屋,然後自己親自前去問候,親自檢查器具,一切供應都沒有怠慢。
周襄王見到鄭文公,臉上那個慚愧的表情啊。
聽到天子在鄭國這裡,魯國、宋國等諸侯國也都派使者前來問候,大家送上了禮物。這裡麵隻有衛文公沒有來。魯國大夫臧孫辰聽說後歎了口氣說:“衛侯看起來都快要死了!諸侯有天子,就像樹木有根,水有源頭。樹木沒有根一定會枯萎,水沒有源頭一定會乾涸,衛侯都對天子這個態度,還不死還能怎樣啊?”
這個時候是周襄王十八年的冬天的十月間。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你說巧不巧,衛文公居然真的去世了。他的兒子鄭繼位,就是衛成公。果然應驗了臧孫辰的話。
再說簡師父按照周襄王的命令到晉國請求幫助。晉國得到消息,晉文公就把狐偃找來,詢問他的意見,狐偃回答說:“以前啊,齊國的齊桓公能夠聯合諸侯,就是因為他尊奉周王的原因。接下來晉國多次更換君主,百姓已經習以為常,社會經曆了這麼久,老百姓也漸漸忘記了君臣之間的大義。君上現在正好接納周王並討伐太叔帶的罪行,讓百姓知道君主不能夠有二心。通過這件事情,繼承文侯輔佐周室的功勳,發揚武公開創晉國的偉業。如果晉國不接納周王,秦國一定會接納,那麼霸業就會歸於秦國了。”
晉文公下不了決心,他左也不是有也不是。古時候的人在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就會占卦來確定自己的主張,晉文公呢也沒有例外,他就讓太史郭偃占卜,郭偃占卦後回報說:“卦象顯示是大吉啊!這是黃帝在阪泉之戰的征兆。”晉文公聽了,這麼高檔的稱讚啊,就混謙虛地說:“我怎麼可以擔當這麼大的責任啊?”郭偃回答說:“周室雖然衰微,但天命還在啊。現在的周王,就是古代的帝王,他一定能夠戰勝太叔帶的。”
晉文公心裡還有很猶豫,接著有占了一卦。這次得到了一個《乾》下《離》上《大有》卦,第三爻動,變為《兌》下《離》上《睽》卦。
郭偃看了新的卦象,就繼續解釋說:“《大有》卦的九三爻說:‘公侯會受到天子的宴請。’戰勝太叔帶後周王會宴請,沒有比這更吉利的了!《乾》代表天,《離》代表太陽。太陽照耀天空,是光明的象征。《乾》變為《兌》,《兌》代表澤,澤在下,象征太陽照耀,這是天子的恩光照耀晉國,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呢?”
晉文公聽了,那個高興啊,於是下定決心勤王了,他開始大規模地檢閱晉國的軍隊,把晉國的軍隊分成左右兩軍,派趙衰率領左軍,魏犨輔佐;郤溱率領右軍,顛頡輔佐。
晉文公自己呢就親自帶領狐偃、欒枝等人左右策應。大軍出發的時候,河東守臣來報告說:“秦伯親自率領大軍勤王,已經到了黃河邊,不久就要渡河了。”
聽到這個消息,狐偃進言說:“秦公誌在勤王,之所以停在黃河邊,隻是因為東邊的道路不通。草中的戎人和麗土的狄人,都是車馬必經之地,秦國一向沒有與他們通好,擔心他們不配合,所以猶豫不前,趕路的速度就慢了下來。君上如果向這兩個部族行賄,告訴他們借道勤王的意圖,他們一定會同意。我們再派人去感謝秦君,說晉軍已經出發,秦國知道這個消息,覺得沒有意思了,秦國就一定會退兵。”晉文公聽了他的建議,決定就這麼乾,他一麵派狐偃的兒子狐射姑帶著金銀財寶去賄賂戎人和狄人。一麵派胥臣去黃河邊辭謝秦國。
話說胥臣拜見了秦穆公,傳達晉侯的命令說:“天子呢在外麵蒙難,君主的憂慮就是我的憂慮。我們晉國呢已經動員了全國兵力,替君主分擔勞苦,已經有計劃了,不敢再麻煩秦國大軍遠行。”
秦穆公說:“寡人呢是擔心晉君剛剛即位,軍隊還沒有集結好,所以寡人匆匆忙忙趕到這裡,準備迎接天子。今天才知道晉君能夠履行大義,我就靜候晉國的佳音了。”大臣蹇叔、百裡奚聽秦穆公這樣說,就一起反對說:“晉侯這樣做是想獨占大義啊,他們怕君上分了他的功業,所以派人阻止我們的軍隊。我們不如乘勢而下,一起迎接天子,那不是更好啊?”
秦穆公擺了擺手說:“我不是不知道勤王是一件好事。但是東邊的道路不通呢,一路上恐怕戎人和狄人會阻撓。晉國那邊才剛剛執政,沒有大功勞如何安定國家?寡人呢不如把這件功勞讓給他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秦穆公沒有聽大臣們的意見,就派公子縶隨左鄢父去泛地,問候周襄王。秦穆公隨後撤軍回國。
再說胥臣想晉文公報告秦軍已經撤退了,晉文公的軍隊於是進駐陽樊,守臣蒼葛看是晉軍勤王回來了,也就沒有說什麼,根本沒有抵抗,還出城慰勞了軍隊。晉文公派右軍將軍郤溱這些人包圍了溫地,左軍將軍趙衰等人去泛地迎接周襄王。周襄王在夏四月丁巳日回到了王城,周、召二公迎接他入朝。
溫地的人聽說周王複位,便聚集起來攻打頹叔、桃子,殺了他們,大開城門迎接晉軍。太叔帶也知道情況不好了,就急忙帶著隗後上車,想奪門逃往翟國。守門的軍士關閉城門,不讓他們出去。太叔帶揮劍砍倒了幾個人,這個時候魏犨趕到了,他大喝一聲:“逆賊!往哪裡逃!”太叔帶心裡麵慌亂,就對魏犨說:“你放我出城,日後必有重謝。”魏犨說:“等天子同意放你時,我就做個順水人情。”太叔帶聽了,知道也說不通,振作了下精神,就挺劍刺過來,魏犨是個多厲害的將軍啊,交戰沒有一回合,一刀就把太叔帶給砍死。
太叔帶一死,軍士們抓住了隗氏來見魏犨,魏犨說:“這個淫婦,留她何用!”命令軍士們亂箭射死她。可憐這個如花似玉的女子,與太叔帶半年的歡娛,今天死在了萬箭之下。
魏犨帶著兩人的屍體去見郤溱。郤溱看到這個情況,就問:“將軍為什麼不把他們押送給天子,明正典刑呢?”魏犨說:“天子也不想背負殺弟的惡名,借晉國之手除掉他們,不如儘快處死他們!”郤溱聽了,歎息不已。於是就把兩個人的屍體埋在神農澗旁邊。他呢一麵安撫溫地的百姓,一麵派人去陽樊報捷。
喜歡風雨話東周請大家收藏:()風雨話東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