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飯菜來了。”
聽到背後的呼喚,正沉浸在故事中而久久無法自拔的趙青瑤忙收斂心神,將聊齋放在手邊的石凳上麵,裝作若無其事發生的樣子。
木蘭端著飯菜過來放下:“公主,請用膳。”
“嗯。”
答應一聲,趙青瑤拿起碗筷吃著,眼看著木蘭走過去撿起聊齋,捧在手心裡繼續美滋滋的看,一邊看,還一邊隨著故事情節發出各種驚呼聲。
這讓趙青瑤有些心癢癢,狀似隨意的詢問:“這書攏共沒多厚,你看了一天一夜還沒看完呢?”
木蘭嘿嘿一笑:“這故事講的太好了,忍不住多看了幾遍。公主您要看看不。可有意思了。”
趙青瑤沒吭聲。
木蘭就清了清嗓子,繪聲繪色的照著書念了起來。
先念的就是定場詩,在念完後,她還問趙青瑤。
“公主,您文化高,您覺得這首詩怎麼樣?”
哪怕剛才已經偷看過一次了,可在聽到這首詩時,趙青瑤的內心也忍不住內心澎湃起來。
捫心自問,她根本做不出來這樣的詩。
因此,趙青瑤大大方方承認:“我不如也。彆說是我,就算是遍觀大商,怕也找不出詩詞造詣在這之上的人了。”
“那才學館的榜首宋濂呢?”
趙青瑤嘴巴一撇:“他?沽名釣譽之輩。不過是被那些世家推出來的木偶娃娃罷了。也就偏偏那些沒什麼內涵的普通人。窮他一生,也比不上這首詩一個字。”
木蘭哇了一聲:“公主您對這首詩評價這麼高啊。早知道我就把其他聊齋也買回來了。據說每本聊齋上麵都會有一首定場詩。買的多了獲得什麼什麼喂脾資格後,還會送定場詩集呢。”
趙青瑤愣住了:“等等,你意思是這樣的定場詩和故事不止一個?”
木蘭啊了一聲點頭:“是啊,據說有陸判,聶小倩,嬰寧,畫皮好多好多故事呢。可惜昨天我買的時候去的晚,就隻剩下這本連城了。”
趙青瑤不淡定了:“你在哪買的?”
“杜家書坊啊。”
趙青瑤聞言皺起了眉頭:“杜家書坊?是開風月樓那個杜家麼?”
木蘭點頭:“好像是,而且聽說這個江湖說書人就是在風月樓說的書,然後杜家書坊第二天再將他講的故事編訂成冊拿出來賣。”
聽聞此話,趙青瑤捶胸頓足。
“誤墮泥淖,誤墮泥淖啊。那江湖說書人如此有才學,怎去了這麼個下流之所。”
木蘭有些懵,不知道趙青瑤反應怎麼會這麼大。
正當她不解想要詢問的時候,趙青瑤卻又自顧自的捏起下巴沉吟:“是了,必是這位江湖說書人有什麼難處,不得不委身青樓,靠說書來度日。一定是這樣的。”
木蘭小心翼翼道:“那豈不是和聊齋中經常描寫的落魄才子一樣?”
趙青瑤聽了,腦海中立刻腦補出一位翩翩才子流落街頭,饑寒交迫之下,不得不為了一頓飯而丟棄傲骨,進入青樓賣弄才學來填飽肚子。
想來,這位才子也是非常痛苦的,多年學來的才學無法施展,隻能在青樓中混個溫飽。
唉,可憐,可歎,可惜啊。
不過,這位才子還是保留了讀書人最後的尊嚴。
這一點,從他不肯用真正名字,而是以江湖說書人來行事就能看出一二。
帶著這樣的想法,趙青瑤很快就在心中描繪出了一個滿身傲骨,努力挺直脊梁來麵對生活拷打的天才士子形象。
“如此奇人,當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