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躺在榻上,人已經從氣得哆嗦到心平氣和了。
關老爺保佑是吧,明天他就讓老二派人去晉陽立廟,立個最高最大的關廟,讓關雲長守著晉陽,看看誰還敢拆。
趙匡胤也想開了,這弟弟還得留著,以後遲早會北上攻打北漢,如果最後北漢人死守太原,那就把趙光義這家夥帶過去交給他們處置吧。
他的探子打聽過,天幕是大宋和北漢都能聽見,契丹不可以,太原本地人現在肯定是恨死趙光義了,最後用他安穩一下北邊人的心,也算是廢物利用了。
已經發生的事情趙煦想的很開,太原必須安撫,他覺得讓蘇軾去就挺好。
金兵南下沒有多少年了,遼國和西夏那邊說不好也知道了,他們應該也是會有動作的,隻是聽天幕的遼國後麵也越來越菜了,能不能擋得住金兵不好說,還是需要他們自己把軍隊重新整備起來。
主播,抽獎吧,他真的很想問你要要那些槍炮的配方!
隻可惜,晚上接下來的抽獎都是曆朝曆代的普通人,要麼是用天幕傳信,要麼是也發布尋親啟事,主播幫他們熱心傳信發公告後就晚安下播了。
又是一天的天幕結束,各個朝代受到衝擊的不少人卻都繼續忙活起來。
嬴政看了眼自己手裡記錄的資料,今天一天主播就講了不少東西,他覺得最重要的玉米和美洲的高產作物。
後世的兵役製度太考驗國力了,根本學不來,那些厲害的槍炮導彈武器也一樣,他們連造的技術和材料都沒有。
新聞什麼的,讓全天下人都能看見朝廷的政令和法度,他是很想要,但是大秦真的沒辦法弄。
從未識字的黔首也可以看著天幕,聽懂主播的話,看懂他們的字,但是離了天幕,秦篆依舊沒人看的懂,還是得學習,而他又沒辦法讓天幕天天幫他發政令。
而且嬴政自己心裡也糾結著:想要國力強大需要人才,大量的人才就需要知識普及下放。掌握知識的人願不願意下放先不提,當掌握知識的人越來越多,人人開智,又該怎麼管理,他們會甘心上頭還有皇帝嗎?
看看後世人的主播那些言行舉止,壓根就不認為帝王有什麼高貴特殊的地方,她和她父親,還有他們那裡的百姓,甚至把一國之君的經曆都拍成電視劇大家一起飯後閒談。
皇帝嬴政無法接受這種藐視皇權的行為,並且深深忌憚。
但是不發展技術,不培養人才,中原和大秦會怎麼樣不好說,外麵異族可是一直發展的。
遠的歐洲未來不提,現在北邊就有匈奴了,而且後世王朝也一直北邊有個煩人的鄰居侵擾,他也做不到知道未來的發展後還固步自封不動,隻是到底應該怎麼變,在維持大秦統治的基礎上去變,他還需要仔細想想。
而且想想就在秦後麵的那個漢,還有主播的說自己民族時候的漢民族的隱隱驕傲,都是嬴政心頭的一根刺。
他大秦二世而亡了,後麵那個漢卻千百年讓這片土地的人都自稱漢人,想想就讓人窩火。
和嬴政一樣想法的君王不在少數,不過劉徹心情比他好得多,至少他隱約能感覺到漢後麵還發展得挺好,主播的身份就是最好的證明。
君王的他忌憚後世人的思想,對他們展露出來的社會製度的冰山一角頭皮發麻,但是目前怎麼學學後世的技術,先把匈奴解決掉了才是他的重擔。
鄧綏把想要發展出來的東西都一一記好,然後就是把給劉隆定下來的教養手冊再過目一遍。
她聽後世那些君王的故事都快有了陰影了,堅決不想讓這個繈褓裡的孩子也染上一點那些人的惡習。她對劉隆不說期望他成為一個多好的聖君,但哪怕是做劉弗陵也好。
做皇帝的,絕對不能做成那幾個趙家的皇帝和朱家的皇帝。
劉備被關公廟衝擊的腦子隨著天幕消失也緩了過來,他知道失去荊州後再想北伐難如登天,隻是現在看到了後世那些兵器,他又覺得萬事皆有可能了。
現在他生活也有了盼頭,就等孔明處理完製鹽的事情回來,順便也把那幾本書給他看看,再一起培養阿鬥。
怎麼也不能讓孩子在後世這樣子青史留名!
和他想法一樣,不過李世民相信自己的孩子,但不相信子孫後代。
他已經在琢磨怎麼定個規矩,那種沉迷修道煉丹幾十年不上朝的混賬,就滾下去修他的道吧。
長孫皇後能理解他現在的心情,畢竟後世的皇帝,聽著比魏晉南北朝那幾個都不靠譜,哪怕是他們最熟的楊廣呢,也不至於那樣啊。
不過氣歸氣,萬一真出現這種敗家子,到底是不是廢帝,廢帝的權利又是該怎麼規定,定給誰,這是個很大的麻煩事,她隻能勸住他彆衝動。
在馬皇後的勸慰安撫之下,朱元璋已經平靜下來,但是怒火仍在。
他瞅了眼凍雞仔一樣害怕安分的四兒子,也是想趕緊來立個祖訓,這種不上朝的不孝子孫沒資格做皇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兒子和二兒子欲言又止地看著他:爹,誰能不知道做皇帝要勤政啊,人人知道的事情後人就是不乾,這能有什麼辦法。
這事兒要不算了吧,我們還是討論討論電視裡閣老和那什麼批紅票擬的事情吧。
朱元璋:彆說了,說到這個,更窩火了,這都是什麼不孝子孫!
永樂朝的朱棣也是整個人有點氣急敗壞:“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這才厚字輩,就出了這麼個不孝子孫!”
而且不管到底是哪個混賬兒子的,明晃晃的都是他朱棣的後代,這才是最讓他破防的,這時候寧願那個嘉靖和萬曆都是其他兄弟的子孫,他是真覺得丟人。
朱高煦撓頭:“爹,後麵他孫子,那個翊字輩的還30年不上朝呢。”
站在朱高熾身旁,才五歲的朱瞻基沉默了,不是很明白這叔叔接的什麼話。
果然,朱棣火氣讓二兒子說的更旺了,瞪了眼老二,要不是徐皇後在這裡,他都想動手扇兒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