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關於心學_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補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3章 關於心學(1 / 2)

看著主播也在認真看心學的資料,好奇已久的大家也都邊看邊討論起來。

董仲舒眉頭緊皺:“雖說這個陸王心學的源頭是來自孟子,但是千年之久的變遷……”他真的是想到那個理學都頭疼。

而文章上講心學的源頭,也帶到了那個程朱理學,‘儒學官方意識形態’這種形容詞,真的是讓離最初儒學最近的秦漢儒生們非常之心塞,都能想到黃老的人怎麼在笑話他們。

黃老的人的確在笑,因為道家認為欲望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應該順其自然,合理地引導欲望,再滿足它,鄙夷儒家對欲望的態度,

從這點來看,理學的確還是儒學,隻是它把人想的更理想,也做的更過分了。

漢武朝的經學大家胡毋生年紀不小了,躺在家裡又看一遍的那個理學的東西,氣得手抖。

他研習的是《公羊傳》,自己也認為人們可以據之推演,劃分曆史的發展階段,不是什麼死板的人。

但無論是“格物致知”通過推究事物的道理,達到認識天理的目的)的理學,還是“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學,他看下來,都覺得問題不小。

理學不多說,之前已經了解過了,雖說滅人欲不是無欲,是要理欲合一,但結果就是壓製人欲,給人套上思想的枷鎖。

這個心學,陸九淵引入心性,反對理在人心外,主張心即是理,通過對自己的內心的尋求達到天理。

王陽明是通過致良知、知行合一去做,要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他的思想,的確是有孟子的影子。

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

看上去這兩個人相隔百年接力,是把心學發展的很好,衝破的理學的枷鎖,但是身處漢武朝,經濟發展遠不如後世宋明的胡毋生也有自己的問題。

首先,理學心學他們都不認可是儒學。

其次,這個在現在能讀書的人很少很少,大儒收的弟子不存在貧困生,學生質量也參差不齊。

他說自己是他自己是天賦異稟,“自然靈昭明覺者”,胡毋生覺得能理解,做什麼都是要天賦,他天賦好能悟出來,那旁人呢?

根據引用上來的《傳習錄》文字,他也說旁人還是需要格物,於萬事萬物磨煉。

但多的是人一輩子都悟不透。

佛家人和李唐、武周什麼都學的人,看著這個心學,倒是覺得很熟悉。

有點禪宗啊。

在萬事萬物中修行,紅塵中磨煉自己,達成思想的超脫。

弟子公孫弘在一旁勸導他,那也都是未來發生的事情,還是主播她們那個世界發生的,放到他們現在這個世界,不一定會發生那樣的事情。

胡毋生歎氣:“這心學,固然是在衝破理學的籠子,可它和理學有一點都是一樣的……”

老師沒說完,但聰明的學生公孫弘瞬間也明白了。

“兩者爭的,都是人的思想,不是怎麼去真正治理國家。”

胡毋生點頭:“今天回去,你也收拾收拾東西,我們一起去長安。”

主播學的各種東西,在他們看來都是術,但他們自己學的道,到了後來,卻沒有一點給這些術成長的土壤。

所以那些書,各種名詞,都是外邊傳來的。

他需要去找後輩董仲舒,一起探討新時代,怎麼讓儒學更好,至少不能是後世那種樣子。

而關於王陽明認為‘心本來就是正的,隻是人善惡時常分不清,所以要修身、誠意、致知’的看法,不少時空的人,對他的看法,還有孟子、荀子的善惡看法,都有不一樣的見解。

正德朝的王陽明本人,越看越皺眉頭。

這是未來他的思想,但不是現在他的。

他也才離對著竹子格物格生病了沒幾年,所以對上麵說還是要靠格物去‘悟’的說法保持疑惑。

看到‘王陽明之後,王學一分為八’,他本人更是眉頭皺的能夾死蚊子了。

而漢武朝還沒分個高下的公羊學派和穀梁學派,秦朝都一分為三的墨家,還有不少其他分化的學派、宗教,都覺得這種場景可太熟悉了。

再看到明末,人人皆以己心解讀宇宙,致使人心思想混亂失序,哪方均以心學為思想武器為自己立論辯護,黨爭激烈,致使神州陸沉。還有明亡後,自認還是明人的儒家人對心學的批判……

嘉靖朝的心學和理學人:能不能單罵他們,彆一起罵啊。

康熙朝的一些儒家士人們點頭,我們就是這樣看的,這文章說的還挺準確,上麵人都是我們的老師,這的確也都是他們說的話,罵的就是那些人。

創業成功沒兩年就看到這個,朱元璋也真的心累。

他也的確是有本意想用理學來定科舉,但是這些天,那一條條對宋明理學的批駁,也是對他大明的批駁。而即使用這個來管控人的思想,但後果就是壓抑久了,就會有新思想出現。

他不認為心學一個學派就能導致神州陸沉了,這中間定然還有很多彆的事情,可也要開始仔細想想,以後大明的思想和科舉都要往哪一塊走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看見那明朝因為黨爭而亡,讓神州陸沉,在新舊黨政真的很凶的宋朝,趙煦也開始擔心了。

今天的時候參程頤的本子已經有了,明天還有的話,就把程頤打發走吧,反正他是司馬光那邊的舊黨,他感官也一般。

漢朝,劉徹的確是想選出一個思想來穩定國家,目前董仲舒也沒改出‘天人感應’那一套,公羊學派他也感官一般。

看到後世發展成這樣的這樣學,還有曆史課本上那個‘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也開始猶豫了。

彆沒個幾百年,儒家就算沒後世那個樣子,也開始高談闊論不乾實事了吧。

而唐朝和武周,已經經曆過魏晉南北朝時流行的‘談玄’的階段,中間混亂了幾百年,政治、文化、宗教、民族的不停融合碰撞,它們和其他朝代都不太一樣。

他們看這篇文章裡的東西,幾乎都是地鐵老爺爺看手機的表情:後世的思想……太新了。

正經的經學大儒孔穎達都不能理解。

翰林院裡的王華很慶幸,在明末文人開始批心學後,文章還是公正說了一句明亡的原因和心學關係不大,不然他和兒子今天開始就彆想在大明朝官場待了。


最新小说: 天生媚骨 開荒躲亂世,我家過的太富裕了! 媚君心,奪後位,重生妖妃殺瘋了 遙知而曉 末世重生:嬌軟美人霸寵各路大佬 退役後找不到工作,被迫當雇傭兵 傻子神醫 不對勁的廢材 六零嬌氣小作精,虐完大佬反被寵 我,李雲龍政委,祁同偉他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