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號幸運觀眾計長光也是貞觀朝人,他念念不忘的,是那些害人的玩意兒最後都怎麼樣了。
【“49年我們國家成立以後,就開始掃清以前糟粕,鴉片這些都沒了。”
想了想,小小還是補充道:“不過也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外麵彆的東西取代鴉片了,外麵其他的毒品還是很多,而且依舊對我們虎視眈眈,我們的禁毒工作一直都沒停過。
後麵晚上我們可以一起看看相關影視作品。”】
孩子們撅起嘴,他們還是想看三太子,已經好幾天沒看了。
朱厚熜不停心裡點頭,就看點這個吧,彆老放他大明的電視劇。那個清已經是麵子裡子都被扒的差不多了,再這麼說下去,他們大明遲早也要步入後塵。
原本放心了些的計長光又是心頭一緊。
所以清末一直到49年,還一直有人深受鴉片的毒害,這麼多年裡,多少人,多少家庭毀在這上麵?
而且它居然不是沒了,而是產品迭代了,外麵人還一直想用這個來殘害後世人!
那些人到底是為什麼,一點都不怕這樣的東西毀到自己頭上是嗎?
李治時期的祝知韶本想問點彆的,但是聽了計長光的問題,他也又想起了昨天晚上的噩夢——孔子像前抽大煙。
他問:“染上這個東西後,就真的沒有能戒掉的可能了嗎?”
【“以前那些質量粗糙,品質不純的鴉片,染上的話還能有戒掉的可能。但是我們現在的……很難很難。”
小小找出禁毒宣傳的資料給他們看,她自己也跟著又加強一遍。】
生理、心理、社會家庭……
看著這篇文章,孫思邈也在自己分析。
戒毒場所隔絕他們和毒品往來,這很對,最主要的還是身體脫敏後心理依舊沒脫敏。
但是想想這些東西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人的腦神經已經被大量刺激了,就算剛戒掉一段時間,久了還是會回想起來。
那能不能有什麼藥可以修複這些被破壞的身體部分,幫他們重回正常的生活呢?
想歸想,但他也慶幸大唐還沒有這種害人玩意兒,他不需要現在就為這種病犯愁。
同是李治時期的十二號幸運觀眾姚直以前是謝靈運的粉,這兩天看了曹植的新作品,算是知道什麼叫才高八鬥。
於是他發上來一篇自己做的駢文,毫不委婉的誇讚曹植的文采。
曹植:謝謝,但有沒有可能,文采是我們家最不看重的東西。
曹丕:他曹子建才華獨占八鬥?那個姓謝的想誇自己直說,不要這麼捧人!
十三號幸運觀眾伍笙楊早就有八卦想問了:“《洛神賦》是不是原名《感甄賦》,你寫給甄皇後的?”
這個問題出來,三國以後的人紛紛雙眼泛光,他們也好奇很多年了。
小小也很好奇,貼心的給曹植開了一條彈幕權限。
三國時期的人紛紛側目,什麼意思,曹家兩兄弟都喜歡甄氏?後人是覺得曹丕賜死甄氏是因為她和曹植有什麼?
曹丕還好,他知道甄氏和曹植都是什麼人,這種後人牽強附會拉的線他毫不在意,他隻在意如果後人這麼牽才子佳人,那夾在中間的他是什麼形象?
曹叡是出奇憤怒,沒想到自己母親居然被後人這麼編排。磨著牙,他想叔叔最好趕緊解釋,不然他就算現在落魄了,也會記著,以後想辦法殺過去收拾人。
曹植也很震驚,沒想到後人會給他和甄皇後扯上這種八卦。
他立刻現身辟謠:沒有、不是,彆瞎說。長嫂如母,隻熟到這裡了,誰造的謠!
三國的故事戲曲極為流行的朝代,不少曾經也磕過這對才子佳人的cp粉心碎了,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碰上先人自己拆cp。
所以你的《洛神賦》到底寫的誰啊?
曹植:一條彈幕權限已經用完,看文學就夠了,背後的人、事,不需要知道的那麼事無巨細,背就完事!
北宋人席殷是原南唐人,在唐亡後的亂世中,他們已經是還算不動蕩的地方政權了,普遍大家對李煜也還是有很感情。
儘管李煜登基以後,大家就知道這個曾經做皇子很聰明的人,不是雄才大略之主,但南唐這時候已經比不過柴榮了,不是他的責任。
做皇帝的他儘管還是沉迷文藝,但是一沒有末期搜刮底層,二對刑獄親自過問反對酷刑,自己不怎麼管朝政那也同樣不胡亂插手朝政,已經是個還可以,值得他們懷念的君王了。
所以之前就對宋放低姿態,後麵還主動投了的他,為什麼宋連個善終都不給他?
這話問的現在也在宋做官的南唐人心裡了,連李煜也沒想到故國的人還記得他。
而趙匡胤被問的就是脾氣上頭,想揍弟弟了。
他對李煜什麼都沒乾,就因為趙光義這混蛋以後的兩杯毒酒傳聞,現在整個大宋都風評被害。
連上次老兄弟們找他喝酒,都是自己帶著酒壺酒杯過來的!
【小小看完都覺得有點感動了,她沉吟片刻,決定給他們點安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都是愛好文藝的亡國之君,但是李煜的名聲是真的比趙佶好很多的。
瘦金體有名那是因為下麵人拍馬屁強推,李煜,以卷帛為筆的‘撮襟書’也很有名,隻是存世的書法隻有一副《入國知教帖》,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文化價值,都是無價之寶。
我個人比起瘦金體,還是更喜歡‘金錯刀’的。
他被譽為千古詞帝,好幾首詞也都是我們課本必背的,趙佶就一首沒有。
宋人雖然一邊政治正確罵他,但是私底下都是偷偷抄他的作品的。”】
嬴政、劉徹:又見到了後麵皇帝的多樣性,你們這些人這麼喜歡搞創作,那就不要當皇帝啊!
嬴政開始慶幸,扶蘇沒什麼特彆的愛好。後麵那些個詞宗、木匠之類的皇帝,每一個都讓身為第一個皇帝的他恨不得換個稱號。
李煜眼睛動了動,沒想到自己這種荒廢朝政的末代君主居然沒被主播罵,有點受寵若驚。
不過無價之寶什麼的,過譽了,都是他隨手寫的,不值一提。
喜歡金錯刀是吧,要不,寫點新作品送給主播?
李煜才進東京幾天啊,也沒出什麼作品的時間,宋的官員們齊齊搖頭,不吧,我們不至於吧。
原南唐的人覺得這很正常,以前在南唐的時候,李煜有什麼作品,也是很快就能從宮偉傳到外麵,大家都愛傳抄,宮女手上的原稿那更是人人想要。
而哲宗時期的宋朝官員們沉默了。
的確,噴李煜是他們大宋的政治正確,但是這家夥文采好那也是真的好,誰私下裡寫詞的時候不看看他的作品呢,這個《入國知教帖》他們也都有所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