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很清楚歐洲那邊是率先推翻君主貴族統治的地方,但這種一整個國家一起賺錢,而且還是商人主導的事情,大家多少也不是那麼能接受。
一整個國家上下都崇拜金錢,股票的誕生和證券交易所的成立,目前通過視頻裡年輕學者講述下了解到的一切,都讓統治者們眉頭緊皺。
太混亂了,是那種十分不利於他們以往慣性思維統治方式的混亂。
[阿姆斯特丹六個地區76名代表組成了東印度公司的董事會,這些董事裡又選了17個人作為董事會常設會議,因此也被稱為‘十七人會議’。
被選出的17個寡頭作為東印度公司首腦,負責領導財務、監察、通信……等委員會。
1610年,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印尼首都雅加達)設立了印度委員會,派遣總督,遠在亞洲的印度委員會幾乎全權決定了在亞洲的殖民擴張活動。
東南亞人新的噩夢開始了。]
大家發現,那邊的人還挺喜歡開會投票選舉的,英國那邊有議會,法蘭西、俄羅斯也有各種會議,大家都是一層層選了談。
有人覺得這種方式也算是一種公平,總比朝廷衙門一言堂來得好。
也有人覺得這種方式裡,那些被選上的人肯定是有自身優勢的,這不就是另類的貴族政治嗎?
隻有合夥做生意最後不歡而散的商人們,倒是覺得這種方式一起做生意比較合適。
於是關於這種會議方式的討論聲,又在各個朝代響起。
也有人奇怪道,怎麼是東南亞人新的噩夢?
這個問題正德和嘉靖年間的人很能回答,因為這時候他們私下正和葡萄牙人做生意呢,目前盤踞在東南亞的西洋人,荷蘭人還排不上號。
[當時東南亞爪哇島,東西分彆存在兩個穆斯林蘇丹國——萬丹和馬打藍。
兩個蘇丹國各有矛盾,兩個國家內部也有各自的矛盾,荷蘭人在裡麵充分利用不同矛盾,拉一派打一派。
16151619年,荷蘭人與英格蘭人班達群島上大打出手,荷蘭人發現設卡收費和強買強賣無法壟斷東南亞的香料,於是他們決定改變策略,開始直接建立對東南亞的統治……]
儘管心裡也抵觸這些歐洲人,但作為封建統治者,皇帝官員們也不是不能理解他們的行為邏輯。
隻是拉一派打一派他們自己賣東西就夠了,為什麼非要統治那裡,那邊窮鄉僻壤的,除了產香料這些東西可以倒買倒賣,完全沒有統治價值啊?
就為了賺的更多點,避免有其他歐洲老家的同行競爭,他們就要統治那裡。
而且他們從歐洲大老遠跑到東南亞,就那麼個小國,那麼點人口,怎麼統治這些零散的島嶼?
還沒到過這些島嶼對這裡不了解的人不太清楚,但後麵兩個明朝和清朝的出過海的人知道,用後世的話說,那裡的土著們比較落後。
西洋人那時候船上都是有火炮的,隻從視頻上的圖畫看,他們帶的武器也比當地人先進些。
[1619年3月12日,荷蘭東印度公司將查雅卡爾塔改名巴達維亞。
5月13日,在新任總督科恩的授意下,荷蘭人吧萬丹蘇丹國軍隊、官員趕出巴達維亞,建立自己對這裡的直接統治。
荷蘭人在東南亞有了第一個牢靠據點,從此開始,一步步蠶食東南亞。
當地人拒絕他們的低價強買香料行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就給當地人打上通英格蘭的帽子,派遣軍隊占領班達群島,強行登陸英格蘭當時的據點。
荷蘭人綁架800多個當地人,把他們賣到巴達維亞做奴隸,接著在班達群島上燒殺搶掠,逮捕47名當地土著領袖,公開集體處決,震懾當地。
有想要逃跑的原住民,荷蘭人就實行連坐,把周邊所有原住民都殺了,物理清除東南亞許多島嶼原本的人口,把一個個島嶼變為無人區,再用奴隸填充進去,建立香料種植園……]
視頻講的足夠克製,放出的畫麵也是已經不那麼血腥恐怖的,但說出那些人做過的事,就足夠讓大家不寒而栗。
統治者們算是知道了,原來荷蘭人的統治,是這樣的治法。
什麼統治、管理,不存在的,當地人殺光就不需要管理了,不同島的人倒騰去另一些地方做奴隸,做他們財富產出就夠了。
心地善良的人已經閉上了眼,不忍再聽。
同為人,聽到另一個地方人活著好好的,就被外來強盜欺壓屠戮成這樣,他們於心不忍。
明朝人翻翻記錄,這些事情是離他們不會很遠的未來,而這些島嶼他們記得也是來大明朝貢過的。
太近了,近到他們危機感也直線上升。
[在荷蘭人的對比下,同為歐洲人的葡萄牙人儘管也到處燒殺搶掠、設卡收費,但亞洲人也寧願和葡萄牙人相處。
兩者對待殖民地不同方式,和他們的宗教、政策也有相關……]
書院裡的學生們,雖說沒後世學子那般不諳世事,但到底也不是溫室長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隻是他們能接觸的,頂多就是大明內部的貪汙腐敗、吏治敗壞,遠不到這樣血腥殘暴的地步。
比起這個公司,聯合果品似乎也不是那麼殘暴了,至少賣香蕉的還要人工作,沒把當地人全殺光搶光。
騎馬趕路王守仁苦笑:“一個到處設卡收費、燒船搶劫的強盜,居然在另一個強盜的對比下,還算是慈眉善目了。”
一項項對比起來,的確,葡萄牙人和天主教也算是搞了點建設、教育和稍微正經統治的,至少沒像荷蘭人那樣殘暴不仁。
隻是同為強盜,都在欺壓東南亞人,居然還能有這樣的比法,也是實屬無奈。
[荷蘭人在東南亞對華人的所作所為更加罄竹難書。
在殖民者來到東南亞以前,印度尼西亞地區統治者就喜歡委托華人充當包稅人。
簡單說下包稅製,一種在東西方都存在過的稅製。
這種製度下,會催生一種商人,叫包稅商。政府將稅收外包給商人,並通過商人的資產實現稅款的提前變現。
簡單來說,就是隻要包稅商給夠上麵需要的稅款,他怎麼對底下征稅,征多少都是他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