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天,大家的稻田基本都是黃色壓到青色了,觀眾們最期待的收割活動基本也都開始了。
一大早直播一開,大家就齊齊坐好,有條件的備上茶水點心,沒條件的也有一碗白開水,學習的就拿好紙筆記錄。
【小小家自己沒有收割機,但是村裡表親家有。
收割機不能太大,太小的又費時不劃算,表親家這台是對南邊農村的水田比較友好的機器了。
收割機往田裡一開,前麵滾輪轉動收割,後麵吐出杆葉,按照前後來回的規律收割,等一車子稻穀都塞滿了,就開到靠村路邊,上麵的麻袋打包好再繼續收割。】
看著機器一進去,瞬間麵前一大片稻子都倒了,飛速轉動的收割刀片也轉進了人心裡。
糧食對這片土地上的人來說,意義從來就不一般。
沒人不為眼前這一片豐收的田地動容,更彆說是這樣高效的收獲方式。
所有人都安靜的看著,不管心頭有多大震動,腦子裡有多少靈感,現在都舍不得眨一下眼。
下地乾活彆的都好說,唯獨天天彎腰,那是真受不了。
這個車子就這麼開了幾分鐘,乾的活已經是一家五口人一上午的工作量了,再來兩分鐘,主播家的這片田都能收完了。
再開去另一片田,收割完,那也要不了十分鐘。
【小小帶個帽子在邊上站著看,他爸和爺爺手裡拿著要給人的水,看著機器在自家田裡快速收割。
爺爺感歎道:“還是機子快啊。要不是家裡沒什麼田,我也要買一台來開。”
諸葛浩然心想還是彆了,一台這玩意抵得上自己兩台車了,想賺點錢還得四處跑收割。
趕緊岔開話題:“今年收割還是70塊一畝嗎,大概能收個多少斤米啊?”
爺爺:“什麼70,你這老黃曆,早漲100一畝地了。
我們家田一般,今年估計八百斤沒有,也就六七百斤米吧。”】
爺爺,彆說了,你這六七百斤我們聽得也很嫉妒了。
有人算了下,一百塊也能買個二三十斤便宜米,一畝地能有個六七百斤,這比較起來倒是不貴。
可是育苗,插秧,農藥、化肥,這些錢可也都是省不掉的。
算下來兩片稻田,從種下去到收獲,花的錢也不少,還賣不了多貴,從買賣上來說就是不劃算的。
但如果基礎糧食全貴了,那一個國家的亂子更大。
想來想去,大家也還是覺得,確實還是大平原種糧更劃算些。
或者能把這些鄉下水田都整合在一起也挺好,不然一家一戶就這麼點散地,怎麼弄都不劃算。
不少已經用上打穀機的人:收割我們還沒法有大機器,隻能看看能不能做出半人工省力的了。還得是看產量啊!
壓力很大的各朝農業人才:已經很努力每天下地搞培育了,這才一年不到呢,真的急不來。
【兩台收割機都收完了,也都打包好了,諸葛浩然立刻上去給操作機器的兩個表親遞煙送水。
大家熟悉地客氣寒暄,諸葛浩然邀他們過兩天去某個飯店吃小小的升學宴,兩個表親就開著機子去下一戶人家去了。
收割季,他們也忙得很。
爺爺和爸爸抬著一袋袋滿滿的穀子堆上電動車,把這些都分批次拉回家,堆不下的小小就在原地先看著。
倒也不是怕人來偷,主要是車也坐不下了。】
雖然主播家兩個表親都年紀不小,看著就是後世吃得好了比較精神點,小麥膚色的種田人,但開著收割機的他們,在古人們心中的形象,那可是非同一般。
一眼就喜歡上這種收割機的,很想自己也能乾這個活計的人比比皆是。
大家紛紛發送彈幕,問主播這個都多少錢,乾這個都賺不賺錢,是不是也要考什麼駕照之類的。
【一個人蹲在村水泥路邊上的小小一一回答。
“這個的話賺不賺錢我也不知道,但隻有收獲季節才有活的吧,好像是有很多人甚至全國跑的。
和車一樣,收割機、拖拉機這些農業機械,也都需要考取駕照的,不過他們考點地方不太一樣,好像是農機監理機構。
至於多少錢,我來看一看啊……”】
點開某東,主播輸入收割機就開始搜索。
出現在上麵的五顏六色什麼顏色都有,便宜又小還需要人工輔助的,幾百塊到幾千塊都有,但這種隻是割,不能收。
再大點能坐上去的,基本就上萬塊了,主播表親那台就要個五萬多,更貴的幾十萬都有。
除了割水稻的,還有收玉米大豆小麥的,甚至收小麥的還能自動打捆。
五花八門的機器看的大家眼花繚亂,所有人都不自覺看向那幾個最便宜的。
“快速切割除草是便宜,也確實可以割稻子……”
“可他隻管割,不管收啊!
你看那個大點的,割了穀子都分好了,事後就去田裡打理下就好,這個割了還要人繼續弄彆的……”
“可是拿著這個,它也不用跟我們平時似的去彎腰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要是自家用,那還不如和主播家一樣,花點錢請人來收;還想拿這個給彆人收糧掙錢,那人家肯定都是要大的,什麼都不要操心啊啊……”
也有某些軍事愛好者狂喜。
這東西彆說收割糧食了,這麼個大鐵疙瘩,前麵還有收割刀片,就一個割草機,能拿去戰場上,那就是傳奇!
隻是他剛想到這裡,就有人提醒他:將軍,人家有更鐵疙瘩的坦克。
【一包包穀子全拉回了家,第二天就要曬了。
現在的日子還算好,雨季的大雨已經下過了,隻要天氣預報沒說有雨,就可以安心曬。
小小家是院子裡都鋪上紅白藍三色的那個塑料布,奶奶把雞關好,在往上麵倒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