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隻是降低了門檻,本質上也是劣化。”
片刻思索之後,孔明安得出了結論。
隨意的“洗點”,隨意的拓印所需要的魂技,甚至於單個魂環擁有多個魂技...
看起來似乎和正統「法修」沒什麼區彆,但實際上,這方法存在明顯弊端,
經「拓印」生成的魂技模塊,其魂力負載遠超自然生成的魂技,大約是後者的三到四倍,
舉個例子,如果一枚魂環承載力為100,一個自我凝聚的「火球術」魂技模塊的負載為10,那麼拓印出的「火球術」魂技模塊的負載則可能來到30甚至40。
這麼算下來,自凝魂技模塊能夠讓一枚魂環承載十個「火球術」魂技模塊,
而又因為能夠做到自凝魂技模塊,證明凝聚者對「火球術」魂技模塊足夠了解,凝聚者還有後續對魂技模塊進行優化,減少負載的可能。
而如果是拓印,一枚魂環大致隻能承載兩到三個拓印魂技模塊,並且因為是拓印而非自我凝聚,魂環擁有者對於魂技本身的了解程度不足,基本對拓印的魂技模塊隻能做到使用的程度,
類似於傳統魂師體係下的魂師對於魂環的使用,不過比傳統的還是要更加麻煩一些,類似於全自動操作,係統輔助操作,以及全自主操作的區彆。
並且,拓印是具有限製的,越是高級、複雜的魂技,拓印下來後魂環所需要承擔的負載也就越大,
一些高級魂技,比如像雪帝的「帝掌」,「帝劍」這類魂技,孔明安暫且就拓印不出來,
因為其本身拓印後的負載超出了他這枚魂環的承載上限,拓印之後魂環無法承載,所以拓印失敗,
這本身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銀英獸無法拓印十萬年魂獸的魂技,是因為對方的體量承載不了拓印之後的十萬年魂獸魂技負載,所以才拓印失敗,
“相比較「法修」後續對於魂技模塊的構造足夠熟悉,能夠走出熟悉自己的路,「拓印」則更像是一個過渡的舒適區,
“魂師想要從自身的傳統魂師體係直接過渡到「法修」或許相對困難,但是先「拓印」,之後再嘗試「自凝」,倒也算是一個辦法。”
不過想來,很多人或許就會乾脆直接停留在這個過渡的舒適區。
可以預見,「在未來可能出現的「法修」體係中,那些能自行凝聚、優化魂技模塊的,或許會逐漸形成「自凝」派係,並且作為「法修」的真正底蘊。
而以拓印這種相對有些取巧的方式成為「法修」的,或許會形成「拓印」派係。
本質上,大致算是“法爺”和“法師”的區彆?
孔明安思緒稍許活絡,卻是以此延伸,想到了更多,
比如,「拓印」對於需要高統一性的軍隊而言,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
想象一下,所有士兵的魂技都可以統一化、標準化,並且可以根據戰術的需要,隨時“洗點”重新拓印其他魂技,
一個小隊之中,突擊,防禦,指揮,輔助,治療等諸多單位的魂技搭建,實現完美的戰術配合與切換!
“可行性很高,技術難點不多,主要難點是將魂技效果複刻到魂導器上,不過我能看見能量結構,這倒不是什麼大問題...”
孔明安思索了一下,便將此事放在了待辦事項的行列,
看了眼自己腦海中諸如“冰火兩儀眼能量模型”,“魂環的深度改造”,“多魂核共存的可能”,“器武魂的開發”...
諸多諸如此類的待辦事項停留在孔明安的腦海之中,等待他花費時間去構建框架,填充內容,直到徹底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