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賈敏的資金支持與合夥意向,林望舒心中底氣頓足。
諸事繁雜,千頭萬緒,她決定首要之事,便是將藥鋪開設起來,此乃她安身立命之本,亦是積累聲望、踐行理念之基。
那幾間收回的鋪麵中,她特意留下了位置相對僻靜、但院落較為寬敞的一間,準備用作藥鋪。
藥鋪之道,與那胭脂水粉、綢緞百貨不同,並非一味追求鬨市繁華。醫者仁心,藥材地道,即便身處深巷,患者亦會慕名而來。
這日,她帶著撫劍並兩個懂些土木的仆役,再次來到那選定的鋪麵。與前次的倉促查看不同,此次她看得極為仔細。
“這臨街的門麵,需得開闊敞亮,辟為診堂和藥櫃。後麵這處小院極好,正好用來晾曬、炮製藥材,務必打掃乾淨,砌好灶台藥碾等物。”
林望舒指著院內空地規劃著,“廂房可以隔出幾間靜室,一來可供重病者暫歇,二來……”
她頓了頓,聲音壓低了些,對身旁的撫劍道,“尤為重要者,需得設一處專為女眷看診的隔間,務必清淨隱蔽,出入便宜。另在樓上設置官眷專用的屋子吧,避免被衝突了,我們倒是還好,平常百姓怕是要惹官非,踏步設置私密一些。”
撫劍目光一閃,立刻領會,沉聲道:“奴婢明白,定會安排妥當。”
看罷鋪麵,林望舒心中已有全盤規劃。
修繕之事,交給了趙猛手下一個曾做過泥瓦匠的護衛監工,要求務必用料紮實,整潔通風。
接下來,便是最關鍵的人了,文嬤嬤。
她再次乘車前往那處偏僻莊子。
此次再見,文嬤嬤似乎早已料到她會來,院中已收拾得越發利落,那些長勢良好的藥材也被分門彆類地捆紮好,顯是準備隨時帶走。
“嬤嬤看來是知曉我的來意了。”林望舒笑道。
文嬤嬤依舊是那副沉靜模樣,行了禮方道:“姑奶奶那日所言,非是虛話,老奴自然需早作準備。”
她目光掃過林望舒帶來的仆役,“這些藥材,皆是老奴近年所種所采,炮製亦算精心,或可充作藥鋪初期的備用之資,省卻些采買銀錢。”
林望舒心中甚慰,道:“有勞嬤嬤費心,鋪麵我已選好,正在修繕。今日便可接嬤嬤回城,往後這藥鋪的籌建、藥材收儲炮製、乃至日後坐堂問診,諸多事宜,皆需倚重嬤嬤了。”
文嬤嬤並未推辭,隻問:“小姐於這藥鋪,可有具體章程?”
林望舒沉吟道:“我欲將此藥鋪名為‘濟安堂’,取‘懸壺濟世,佑護平安’之意。立意不在牟取暴利,而在治病救人。藥材務求地道,定價務求公道,遇貧苦者,可視情況減免診金藥費。”
她頓了頓,看向文嬤嬤,語氣愈發鄭重:“此外,我另有一想,需與嬤嬤商議。如今世道,許多女眷患有隱疾,或羞於啟齒,或不便與男醫者言說,往往延誤病情。嬤嬤亦是女子,精通藥理,我想在這濟安堂內,專設一‘女科’,由嬤嬤主持,專為女眷調理診治。初始可先從調理氣血、溫養容顏入手,此類需求,無論貧富女子,大抵皆有。待日後名聲漸顯,再逐步深入。不知嬤嬤以為如何?”
文嬤嬤聽罷,那雙古井般的眼中驟然迸發出一抹極亮的光彩,她深深看了林望舒一眼,緩緩道:“小姐仁心,思慮周全,老奴佩服,此事實在是積德行善之大舉,老奴必當竭儘所能。”
她語氣中帶著難得的激動,宮中多年,她見過太多因諱疾忌醫而香消玉殞的女子,林望舒此法,無疑是給了這些女子一條生路。
“如此甚好。”林望舒撫掌,“具體如何運作,譬如如何招徠女客、如何保障隱秘、用藥分寸如何把握,還需嬤嬤多費心籌劃。我雖通醫理,於此間世情規矩,卻遠不如嬤嬤通透。”
“老奴省得。”文嬤嬤鄭重應下。
事情議定,文嬤嬤並無多少行李,隻一個簡單的包袱,並幾大箱她視若珍寶的藥材。林望舒讓人小心裝車,一同返回揚州城。
將文嬤嬤暫時安置在芷蘭苑的廂房,林望舒又忙碌起來。
她需得為文嬤嬤製備些合身的衣裳,添置些日常用物,又要與賈敏商議藥鋪後續銀錢支取、人手招募等事。
這日下午,她正與賈敏在房中對著單子核算藥材采購的初筆款項,黛玉領著承璋過來了。
承璋一進門就撲到林望舒腿邊,仰著胖臉:“姑母,抱!”
望舒順勢將小胖墩抱了起來,看向黛玉。
黛玉則好奇地看著桌上攤開的藥材圖冊和賬本,小聲問:“姑母和母親在忙藥鋪的事嗎?”
賈敏笑著將女兒攬到身邊:“是呀,你姑母要開一間大大的藥鋪,幫助生病的人呢。”
黛玉眼睛一亮,看向林望舒的目光充滿了崇拜:“姑母真厲害。”
她又看向那圖冊上畫的靈芝、人參等物,細聲問,“這些藥材,真的能治好很多病嗎?”
林望舒放下筆,將她抱到膝上,指著圖冊柔聲道:“是啊,天地萬物皆有其性,用對了,便能祛病強身。比如這甘草,便能潤喉止咳……”
她趁機將一些淺顯的藥理知識融入其中,說得生動有趣。
黛玉聽得極為入神,連吵鬨的承璋也安靜下來,眨巴著眼睛聽著。
正說著,文嬤嬤換了身新衣,進來回話。她雖依舊是素淨打扮,但整個人精神了許多,那份沉靜的氣度也愈發凸顯。
黛玉和承璋都有些好奇又怯生生地看著這位陌生的老嬤嬤。
文嬤嬤規矩極重,一絲不苟地行了禮,目光掃過黛玉略顯蒼白的小臉和單薄的身形,眉頭幾不可察地微微一蹙,卻並未多言,隻與林望舒回稟了些安置藥材的瑣事。
待文嬤嬤退下,賈敏才低聲道:“這位文嬤嬤,瞧著確是不凡。”
林望舒點頭:“有她主持藥鋪女科,我可放心大半。”
她看著依偎在懷裡的黛玉,心中暗道,待藥鋪步入正軌,定要請文嬤嬤好生為玉兒調理一番身體。
窗外日頭漸西,將房間鍍上一層溫暖的金色。
賬冊、圖冊散在桌上,承璋又開始追著忠伯滿地跑,黛玉則安靜地翻看著藥材圖冊,小手指著上麵的圖畫小聲問著問題。
林望舒與賈敏相視一笑,繼續商討著藥鋪事宜。
濟安堂的雛形,便在這春日暖陽與家常瑣碎中,一點點變得清晰起來。
仁心已具,隻待藥香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