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就要宣告告破,但伊隊並沒有想象中的喜悅,似乎是對這個真相很難以置信,現在還沒回過勁來,一個人默默抽煙。
張亦弛和莫測也大抵如此。
“不對勁。”莫測吐出一口煙氣,“我的直覺告訴我案子沒有這麼簡單。孟小陽如此縝密的布局,最後敗給了編輯?我不覺得孟小陽意識不到警察會查到編輯那裡,他但凡稍微熟悉一點編輯,都不可能把重任交給他。”
“而且似乎大家都因為大的問題得到了解答,忽視掉了其他幾個小細節。”張亦弛認同莫測的話,“孟小陽是怎麼做到的在郊區給警方報警打電話。最關鍵的一點,外賣盒為什麼消失不見了?他家裡沒有,而他又是自殺,外賣盒再怎麼著都不可能不見,可我們翻遍了整棟樓都一無所獲,那必然是有人帶出去了。”
“凶手另有其人,而且確實很聰明,將案子偽造成了是孟小陽自殺。能偽造得如此無懈可擊,那他一定對孟小陽很熟悉,我們要繼續查孟小陽的關係網。”莫測道。
張亦弛也提供了自己的思路:“自外賣進入這棟樓,再到我們搜遍整棟樓的這個時間段裡,每一個出來過的人都有可能偷偷攜帶出了外賣盒,凶手一定在這些人裡麵,得把這些人重新列入重點懷疑對象。”
不知什麼時候,伊隊走到了他們身後:“如果自殺也是被刻意偽造的,我們有理由相信那本《完美的犯罪》,甚至孟小陽已經出版的《家具殺人案》、《媒體》都並非他所寫。這不過是凶手為了加強孟小陽是自殺的說服力,專門為其添加的元素。”
“那凶手,就是我剛剛所說的那段時間裡,會寫作的人?”張亦弛問道。
這話剛問完。
三人的腦裡都浮現出一個人的名字。
文紹北。
那個外賣員。
孟小陽家門口插著的鑰匙上有他的指紋。
他以前從事文職工作。
他患有癌症。
他是那段時間裡的人之一。
他也是已知最後見過死者的人。
所有文紹北身上特彆的點此時都被翻了出來。
“文紹北是最滿足條件的嫌疑人了。”張亦弛道。
“不可能。”伊隊搖搖頭,“他沒有時間,完全來不及完成這場案子。他要等孟小陽吃完外賣,還要寫血字,還要在電腦裡布置下和編輯的聊天記錄以及文稿,還要清理現場。三四十秒鐘,你們覺得有可能嗎?”
沉默。
伊隊所說的是一個他們都無法回答的問題。這件事很清楚,文紹北沒有時間去做這件事。
這裡麵每一件事,哪怕是單拎出來都很難在三四十秒內做到,更何況堆在了一起。
“先調查那個時間段裡的其他人吧。”伊隊無奈道。
又是從下午一直忙碌到深夜的調查。
那個時間段裡每一個人都經過了調查,沒一個人符合標準。
案子陷入僵局。
如果實在沒有結果,那可能案子就隻能交一份這樣的答卷了。畢竟他們目前所做的一切,都隻是個設想。
這些設想比目前證據所指向的真相還站不住腳,因為沒有證據,還有很多無法解釋的問題。
隻剩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