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廟公廨內,孫清寒方才結束一場內部議事,眉間猶帶幾分凝重。
九川縣的積弊甚多,民生貧苦,仙吏怠政,更棘手的是,就連縣廟內部在許多要務上也難以達成共識——尤其是正印縣隍顧元康的態度。
初至九川時,孫清寒曾以為元康道友是支持她的。
她所提出的“靈橙計劃”,他幾乎未顯躊躇,便召集縣廟中列名長生牌位的幾位道兄合議,很快通過了在縣內試種流香橙等靈植的提案。
首事順遂,孫清寒便欲趁勢再推進另一項要務:於盛產“雲霧茶”的雲霧鄉修築一條“靈路”。
雲霧茶是九川千年來的招牌物產,素稱廬山福地第一靈茶。
延康、赤明兩位大天尊在位之時,雖天下貧瘠、年產不過數千斤,此茶仍被列為俏貨,輸往各方福地。
如今產量雖漸提升,卻因山路險阻、轉運維艱,難以大量外運。
故而修路,尤其是修建“靈路”,便成了九川經濟發展之要樞。
所謂靈路,乃是以靈陣架構於虛空而成的軌路,可越山跨水、暢通無阻,一旦建成,深山的靈茶便可源源運出。
然此番提議,卻未得元康道友如上次那般支持。
長生牌位上的幾位道兄亦異議頻出,彼此議論紛紛,終究未能議定。
究其根本,修靈路所費不貲,縣廟庫藏空虛,唯一之法唯有招商募資。
可孫清寒從諸位同僚的眼神中讀出了未儘之語:這位新來的孫縣隍誌大才高、欲改天換地,可惜不接地氣,所思所想到底是空中樓閣。
她隻得默然自誡:公務需得一步步來。
回到公廨,掌書趙蓉即前來稟告:
“縣隍,農靈寺已向風雨司申降靈雨,說是您的意思。風雨司傳符請示,您看……”
“我知道了,我親自與風雨司說。”
孫清寒微一頷首,輕點案上縣廟傳訊玉符,凝聲道:
“我是縣廟孫清寒,接風雨司陳蟬。”
……
“不錯,是我的意思。風雨司須全力配合農靈寺,‘靈橙計劃’事關九川經濟,不容延誤,速速批允。”
“好,就此定奪。”
她放下玉符,向趙蓉吩咐道:
“農靈寺那邊,你多加上心。凡有所需,一律照準。”
“是。”
結束這個傳訊之後。
孫清寒修長雙手撐著下巴思索,流香橙隻是一個試驗,還需要尋求其他更多經濟作物,不能寄希望於一點。
……
又過了幾天。
雨牒的申請還沒批下來,農靈寺倒是發工資了。
秦川領了上個月的薪水,底薪兩個靈元,也就是兩千靈錢,加上他乾雜活掙的獎金,總共兩千五百靈錢。
“總算發餉了。”
他心裡嘀咕。
從老家帶來的蔬菜水果賣的幾個靈元,之前跑了兩趟四府街,再加上添置日用品,隻剩下兩枚。
如今這筆錢來得正是時候。
“還能再逛趟四府街。”
這一個月,他早把農靈寺觀察田裡那些農具摸了個遍,法蘊算是薅乾淨了。
身上這幾手法術要想再往上竄,沒彆的路子,還得靠法蘊。
“要是能過了靈橙這一關,不知道能不能申請調去當倉庫管理員……”
秦川心裡盤算著。
他那口天蘊爐,專從老物件裡頭提煉法蘊。
農靈寺這種單位的倉庫,肯定堆了不少老道人用過的家夥,說不定還有法寶殘件。
可惜,管倉庫這活兒向來是香餑餑,活兒少、清閒,還能捎帶手撈點油水,哪輪得到他這個新來的火工道人。
下班之後,秦川步行,直奔四府街。
看著兩旁許多人都蹬著那從天外進口的熟悉的自行車,心中自語:
“整日上下班,都是兩條腿,雖然有修為趕路快,但總是沒有旁人方便,我是不是也得弄一輛了。”
尋思著。
半個小時後,到了四府街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