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兩塊……七毛、八毛……”
116條發帶銷售一空,最便宜的賣1塊1,最貴的賣過1塊5,連本帶利是147塊7毛。
曉華媽那裡收來的58條發帶成本是34塊8,她自己鉤的58條成本是29塊。
“今天賺了83塊9毛?”
把賬算明白了,江麥野精神大振。
若再加上這幾天在醫院陸陸續續賣掉的。
江麥野靠發帶已經賺了127.4元。
以前要掙這麼多錢,江麥野需要在棉紡廠上兩個月班,再幫鄰居們代織三四件毛衣才行,現在她隻用了一周時間就抵了過去兩個月的辛苦!
“這還隻是開始呢。”
江麥野喃喃自語,“如果曉華媽能穩定幫我供貨,如果收來的發帶都能像今天這樣順利賣出去……”
這賬才剛算一個開頭,江麥野已經在後悔了。
她不該約曉華媽明天下午見麵的。
應該讓曉華媽今晚就過來!
曉華媽晚一天乾活,自己就要少賺幾十塊呢。
難怪棉紡廠的車間都是工人輪班機器不停,機器開著就能掙錢,誰舍得停嘛。
“麥野姐!”
院子裡響起了曾珍的聲音。
江麥野把錢放好了拉開門:“你回來啦,今天怎麼樣,考試還順利嗎?”
考前不特彆叮囑是不想給曾珍壓力。
但考完一天還一句都不問,又顯得是刻意裝出來的平靜,曾珍也會覺得奇怪!
曾珍小心謹慎組織著語言:
“我覺得還行,不是很難,當然也不算簡單。不過我聽了麥野姐你的話,那種連題乾都讀不明白的難題,我沒浪費時間。”
“那就行了,放寬心,明天還按這個路數考試。”
江麥野看了看天色,“趁現在還有時間,我們再來講講明天要考的科目,萬一瞎貓碰到死耗子猜對了題型,你又能白撿分了!”
正式高考是三天,預考則濃縮成了兩天。
數學今天已經考完了,剩下的科目裡生物和英語也是曾珍的困難科目。
每次補英語時,曾珍都很佩服江麥野:
“麥野姐,我記得剛恢複高考時不考英語的呀,你怎麼連英語也會?”
江麥野若是申城本地長大,曾珍都不會這麼好奇。
申城有些家庭是很有文化底蘊的。
哪怕高考中斷那些年,這些家庭的孩子仍然在偷偷學習。高考恢複後,沒放棄學習的考生都在第一年就考上了大學。
江麥野若是在申城長大,她有學習的底蘊不奇怪。
可江麥野說自己是在農村長大的。
那又在哪裡學習的英語?
農村可沒有城市的學習環境啊!
找遍整個鄉鎮,能找到一個懂英語的老師都要燒高香了。
曾珍的問題讓江麥野有些許晃神。
她想起了在鄉下時的往事。
那些露珠未散的清晨,那些蛙鳴蟲叫的夜晚,有人陪著她一起背單詞。
她背錯一個單詞,那人就會屈指彈她額頭一下。
一開始,她的額頭總會紅腫。
後來,她額頭的痕跡就越來越淡了。
因為她背錯的單詞越來越少,也因為那個監督她學習的人,屈指彈額頭的動作越來越輕。
不愛就沒有憐惜,一旦愛了,她割草時被劃一下胳膊都會讓那人心疼,對方又怎麼舍得弄疼她呢!
江麥野從前很自信那人是愛她的,後來發生的事讓她覺得自己太自信了。
什麼愛不愛的,在麵臨前程選擇時,一文不值!
江麥野告訴曾珍:“我很幸運,遇到過一個很厲害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