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回並沒有像其他帝王那樣搞什麼祭祖、祭天、祭地、祭先農等這一係列的儀式,而是務實的直接開了一次擴大的朝會,把在東洲城中擬計劃授予六品以上職務的官員,全部集合在了正大光明殿裡,正常的情況下從三品以上的人員才有資格參加朝會,這次算是一次特例。
在朝會上所有人員一起再次核實確定了擬授官職人員和封賞人員名單,這一次主要是針對他麾下的這些將軍和在朝的大臣們。
趙回對政治體係進行了一下大改革,原先所有的王朝都是分為六部來管理國家,趙回根據各種行業和針對的內容,對部門重新的定義之後,分成了十五個部門,各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管理體係和人員,這樣一下使尚書的職位多了起來。
各部尚書屬於從一品官職,一品大員按照重新規定,目前隻有三人,分彆是未來的太子、丞相宋知音和副相趙忠誠。這個新體係將所有朝臣和皇家人員包括皇妃、皇子、皇女都囊括了進來。
趙回在上午下發了多份任命詔書,這些任命詔書是從一品以上朝廷大員的任命,其他人員的任命將陸續由丞相宋知音來任命發布,從二品以上官員由丞相、副相提出,天皇來任命。皇子、皇女由天皇天後聯合給予封號。朝中女子可以為官,官階等同男子,這些都是趙回策劃的超時代產物,他要求後宮皇妃必須在朝廷內任職。
各郡的郡守為二品的官員,由宋知音或趙忠誠提議,趙回來簽署任命。從二品以下官員的任命是不一樣的,是由丞相、副相聯合組織人事會議決定,丞相簽署任命。
除了這些部門之外,還設立了幾個委員會,這些委員會基本上都是由天皇的後宮人員來兼任了。另外財務係統是分兩部分的,一部分是國家的財稅收入,這部分是由丞相宋知音管控,另一部分是皇家的財政收入,這部分是由趙忠誠管控。
宋知音做全麵工作,趙忠誠作為他的助手輔助其工作,具體的也沒有特彆詳細的分工,隻是一正一副而已,但隻要丞相在朝中,都以丞相宋知音為主。
其它各部門的目標就比較明確了,因為分的比較仔細。確定這些名單之後,趙回開始頒布詔書:
第一道,任命宋知音為漢華帝國第一任丞相,即時開始上任,任期五年。並敕封為安國公。
第二道,任命趙忠誠為副相,任期五年,即時開始上任。並敕封為忠國公。
第三道,任命趙居臣為商業部尚書、趙霄臣為工業部尚書、楊四郎為軍事部尚書、史二郎為涉安部尚書、孟巋為民政部尚書並臨時兼任東洲郡郡守、艾平為農業部尚書、蔣炳輝為外務部尚書、張泰為交通部尚書、倪海忠為科學部尚書、蕭儀女)為醫療部尚書、王錦嵩為商務部尚書、羅煥為律法部尚書、李般為建設部尚書、薛九娘為財務部尚書、賈悅瀾為教育部尚書。各部即日開始組建。
第三道,漢華帝國武官體係,從三品以上,按品級分為大將軍為從一品,驃騎將軍為二品,車騎將軍為從二品,衛將軍為三品,中郎將為從三品。其餘官職與品級由軍事聯席會議提出並任命。
第四道,任命楊四郎為護國大將軍、小野道夫為定國大將軍、趙聰為忠勇大將軍、薛三郎為平虜大將軍、馬六郎為定安大將軍、史二郎為衛國大將軍兼任軍情路指揮使、扈十三為保安大將軍兼任京畿衛指揮使、阿明拉為滅虜大將軍、趙起為佐安大將軍、馮岱為佑安大將軍。這十人為開國十大將軍,從一品,終身官職。
第五道,成立軍事聯席會議,全麵負責國家軍隊組建、管理、作戰等等相關事項。首屆軍事聯席會議主席趙回,副主席楊四郎、小野道夫、趙聰,委員趙姊歸、宋知音、趙忠誠、薛三郎、馬六郎、史二郎、扈十三、阿明拉、趙起、馮岱、蕭儀、張泰、倪海忠。任期五年。
第六道,成立監察委員會,首屆監察委員會主席趙姊歸、副主席拓跋術麗支。任期五年。
第七道,成立審計委員會,首屆審計委員會主席趙梔子、副主席小野穀小町。任期五年。
第八道,成立國家銀行,首任國家銀行行長趙小嬌、副行長金知恩。任期五年。
第九道,成立慈善基金會,下設老人、疾病、兒童、殘疾、教育五個專業對口部門。每年國家收入的百分之五將投入到基金會,同時皇家產業也將為基金會投入等同數量的資金,所有商人每年收入的百分之三必須強製繳納給基金會,基金會賬目定期向全國公開。首屆慈善基金會會長杜四娘、副會長單九娘。任期五年。
第十道,成立食品及醫藥監管會。首屆會長秦二姐、副會長秦幺妹。任期五年。
第十一道,國家定名為漢華帝國,京師定在燕城。以後每年元日定位國慶日。自今日起改元為安始元年,五年周期為一個紀年周期。
第十二道,從今日起推行終身義務教育,無論男女達到適齡以後都必須入學學習。女人學習成績和能力突出者,可以取得與男人具有相同地位,可以入朝為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十三道,全麵取消農業稅,種田不在稅收征討範圍之內,但養殖達到一定規模就要收稅。
之後,宋知音以丞相的名義任命了在朝廷內的從二品至從六品的部分官員,然後由趙忠誠代替趙回,宣布了各州郡郡守的任命。
這些忙完後就已經進入了中午,午宴是在皇宮內舉行的,所有被任命的人員,隻要是在東洲城的,都入席一同慶祝,不分職務大小全都參加。
下午趙回又在正大光明殿,與群臣聚在一起,這次增加了後宮人員。趙回下達了後宮各位娘娘的封號及他們的分工情況:
敕封趙姊歸為漢華帝國天後,居天後宮。
敕封薛九娘為漢華帝國雪煙宮天妃。
敕封趙小嬌為雪嬌宮天妃。
敕封賈悅瀾為月瀾宮天妃。
敕封杜四娘為月薇宮天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