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位大臣們見到今天除了太上皇、天皇之外,天後大人也出現在了大殿之上,眾人都驚喜萬分,因為他們都知道天後大人的能力,尤其在一些細節能力處理上,她總是能為天皇大人查漏補缺,在所有大臣們的印象中,天後大人,除了軍事上與天皇大人差距較大之外,其他它事物的處理上手段不不亞於天皇大人,所以他們內心中對天後大人是一樣很尊重的,見到天昊後大人來了,他們也十分的高興。
生過孩子的趙秭歸和原先有了一些不同的風韻,除了她的容貌依舊讓人驚豔之外,她的身上也多了許多成熟的風韻,應該是為人母的氣息吧,竟使人感到趙秭歸身上似乎發出了一種母性的光輝。這種光輝竟然一度的讓朝中的大臣們感覺天後大人超越了天皇大人。
況且大殿上突然出現了天後大人如此驚豔的美女,大臣們的興奮點也都上來了。誰不想在美女麵前多表現表現,雖然他們對天後大人沒有什麼癡心的想法,但是看見美女心情總是很好的。
事情很快進入了正常的議題,除了前麵幾個議題之外,到最後宋知音提出了關於遷徙百姓的計劃。大殿之上的議論便開始激烈了起來,因為這個議題朝中大臣,分成了幾派,各有各自的想法,所以大殿上爭辯的也比較激烈,而趙回和趙秭歸等人也是認真的聽著眾臣們的辯論。
不出意外而出了意外,今天的早朝超時了,主要就是因為這個議題造成的,最後經過了超長時間的討論,終於把這個事情確定了下來。因為這次牽涉到全國人員的調動,牽涉的利益之大,影響的深遠程度都是以往各種決策所不能比擬的。所有的人在提出自己看法的時候都很慎重,生怕自己的意見出了問題,也擔心損失了自己的利益。
隻要趙琳琅在,一些話題趙回都不會去主動主持,主持會議的人變成了天後趙秭歸。每次朝會這都是這樣,天後大人主持會議,天皇大人最後拍板決議,中間討論就自由發揮。這似乎成了漢華帝國的一個傳統。
而今天有兩個人算是開了眼界了,一個是太上皇趙則剛,一個是副相鄭段,他們兩個是第一次參與到有天皇大人和天後大人同時參加的朝會,好像節奏朝會一下子就改變了氣氛和節奏,好多事情的討論處理與平常的朝會完全是兩種風格,雖然結果是差不多的,但就是讓人感覺不同,有了趙秭歸的加入,朝會的上眾人發表看法的積極性立馬比平時高了一倍。
朝會結束,趙秭歸並沒有去國政殿幫助趙回處理奏折,而是直接回了後宮。因為她還要回去照看孩子,但下午她會正常的回到國政殿幫助趙回批閱一個時辰的奏折。
讓她去照顧孩子也是趙回想讓她能夠稍微的休息休息,畢竟一個人如果坐坐一天處理奏折也是很累的,何況還是要加長時間到深夜,趙回想讓趙秭歸慢慢的來適應,不要一下子就恢複到原先的狀態。另外孩子也的確需要照顧。
第二日一早,趙回在來到國政殿批閱奏折,見父親趙則剛已經來到。他剛坐下準備開始工作,趙則剛就和趙回說:“再過幾日便是你大伯趙則仁的生日,你有沒有什麼準備?”
趙回神情一怔,他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說:“我對家中所有人的生日都不太熟悉,所以沒有什麼準備。”
趙則剛看著趙回尷尬的樣子,笑了笑說:“倒也是,往年過生日你都不去,你就自己窩在家裡,久而久之的大家也不喊你去了,不過這次最好我們這裡還是要有人去參加一下的,就算看在秭歸的麵子,你也要準備一份大禮的,就算秭歸沒有提起,你也要有所準備,你如果不想去倒是也無妨,畢竟你現在是國君。”
趙回想了想說:我還是參加吧,畢竟他是我大伯,至於禮物嘛?朝廷成立以後也並沒有給他什麼封賞,不如現在給他加一個親王的頭銜吧,畢竟家中現在隻有大哥趙群被封了親王,好像其他人都有一些意見了。”
趙則剛說:“其實也無所謂,如果你要給你大伯加了,不加封他的地位也是有的,何況如果給你大伯加封之後,那你三叔家如何處理呢?”
趙回想了想說:“肯定也要給一個親王的,隻不過不是現在,等他過生日的時候再說吧,隻不過這個親王是不能世襲的,這是我原先規定的。”
趙則剛想了想也點頭說:“也罷,反正給一個王爺的稱號倒也無所謂,隻是個閒散王爺,不給他官職他還是不能參與到朝政,其實你大伯個人能力還是有一些的,隻不過這他有的時候太過於追求權力了,往往會因為權力而喪失原則。”
趙回點點頭說:“是啊,我就是擔心這個,所以並沒有給咱們趙家的人安排職務和加封號,就怕他們一旦飄起來,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影響到國家的穩定,況且我們現在國土疆域如此的大,人員構成也夠複雜。現在設計看似很穩,其實還是在飄搖之中,並沒有真正的穩固下來,我想整個國家穩固下來需要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在這些年裡我們都要小心翼翼的去處理各種事情,這才是最難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能考慮到這些,說明你的思路很清晰,我其實就怕你頭腦一熱,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趙回搖搖頭,“父親你放心,我絕對不會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此時趙回心中暗想我可是帶了幾千年的國家興亡經驗來到這裡的,怎麼也不會重蹈覆轍吧,不過他也暗暗提醒自己要時刻檢討自己,因為在中國的曆史傳統中,後來人就總結了一點,就是說我們學習曆史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重蹈覆轍。但是真正的情況是我們從不借鑒曆史,相同的問題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要不怎麼會有那麼多曆史上驚人的相同呢?趙回也時時的提醒自己,他也怕自己一不小心也走到這個怪圈裡,幸好他現在每一步走的都比較踏實,也比較穩重,並沒有出現什麼大的紕漏。
趙回想了想就問父親,“是不是也應該讓阿姐與伯父見上一麵,畢竟他們是父女啊。”
趙則剛對這個問題也不好回答,“這個事你自己斟酌著辦吧,讓他們父女相見,的確也是應該,但是如果一旦這個消息泄露出去,對你的影響也還是有的,畢竟沒有不透風的牆,一旦相見危險也就存在了。”
趙回仔細的考慮了一下,“伯父的嘴應該是嚴的,但是其他人可就不敢保證了,這樣吧,他生日那天,早朝過後,我把他叫到宮裡來吧,讓他們在國政殿一見,我想伯父知道了也不會把這些事情說出去的。”
趙則剛想了想也點了點頭。
轉眼間就到了趙則仁的生日,可是趙則剛和趙回父子倆一直也沒有任何的表示。好像他們並不記得他的生日似的,趙則仁雖然心裡也有點不痛快,但是他也並不敢說什麼,畢竟自己的兄弟和侄子,已經是真正的國君和太上皇了,他即便心裡有一些不高興也不敢表露出來,隻是從早晨開始他便有一直心事重重,坐立不安的在編史館內轉悠。
他今天實在沒有心情在這裡工作,畢竟每年他的生日全家人都是要去給他過壽的,當然除了趙回這個另類是一次也沒參加過,他也不指望著趙回會去參加,隻不過他感覺自己的弟弟趙則剛應該去吧,往年他都會出現在自己的生日宴上,隻不過今年他也拿不準,因為趙澤剛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的表示,他這次也有點生氣,難道你成了太上皇就不把我看在眼裡了嗎?
正在他坐立不安的時候,皇宮裡來了侍衛傳達旨意,趙回廢除了太監製度,所以皇宮內院都是女侍衛傳達旨意,而宮外都是皇家侍衛來傳達旨意的。那侍衛傳達的旨意內容是告訴要趙則仁早朝過後,去國政殿,天皇大人要見一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