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早,單元樓下王奶奶養的公雞準時打鳴,晨霧散去,安靜的大院漸漸出現生氣。
一單元三樓西戶,敲門聲斷斷續續,已經持續一分鐘。
對門打開防盜門,怒視著一對中年夫妻和一個老太太,見對方的年紀實在太大,這才忍著沒作聲。
雲凝就是被敲門聲吵醒的。
今天是她穿到八零年代的第五天。
原主生活在首都梁桉航天基地裡,就是俗稱的航天大院。
她的父親雲陽舒是中級工程師,很早便進研究所工作,因能力突出,是最早分到房的一批人。
雲陽舒分到的房子就是雲凝現在住的單元房。
雲凝睜開眼睛,看到泛黃的天花板,角落的牆皮已有輕微開裂。
她右手邊是窗戶,能看到高大茂盛的梧桐樹枝。
左邊是原主的書桌,雲陽舒給她做了一個書架固定在書桌上。
書桌上倒是堆滿了書,但原主成績不好,隻讀到高中。
雲凝聽到開門聲,是原主的母親湯鳳玉起來了。
雲凝起身走到房門前,輕輕打開門,從門縫裡向外看去。
一對夫妻扶著一個老太太走進來,那對夫妻是她的大伯和大伯母,老太太是她的奶奶。
雲凝聽到大伯母康靜的哭聲,“鳳玉啊,你彆太難過,世上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兒,陽舒雖然走了,你和小凝還要好好過日子,你可不能垮了。”
“是啊,陽舒……陽舒是英雄,為了藍天夢,為了航天事業,他願意奉獻一切,他不會後悔的。”
半個月前,雲陽舒到發射中心出差,因材料收縮率計算偏差,液氫輸送管路密封墊失效,研究所發生液氫泄漏事故,雲陽舒未關閉閥門,避免更大的損失,已經逃生的他毅然調頭。
事後,雲陽舒被送到醫院搶救五個小時,仍未能挽救他的性命。
原主就是因為父親去世,才想方設法去頂替父親的工作,然而她學曆不夠,無法進入研究所,211工廠也不願收留她,她情緒不穩定,意外發生車禍。
而生活在21世紀的雲凝,祖父母、父母皆因癌症去世,雲凝一年前也查出癌症中晚期,正在生命最後關頭,日日與疼痛作戰。
躺在病床上的雲凝,最大的願望便是擁有健康的身體,在一次昏厥後,她倒是心想事成了。
客廳,大伯母康靜還在安慰湯鳳玉。
“你們母女現在路難走,我們肯定要幫襯的,以前是我們家難過,媽一直在幫我們,以後媽就搬到你家照顧你們,你安心去上班,家裡有媽呢。”
雲凝聽得直蹙眉。
她既然代替原主活了下來,理應保護好她的媽媽。
雲凝拉開門走出去。
看到雲凝,康靜心肝一顫。
梁桉航天大院雖是封閉的,但其實麵積不小。
院內分為研究區和生活區,研究院又包括好幾個研究所,比如雲陽舒工作的液體火箭發動機設計研究院,又被稱為11所。
生活區內,711職工醫院、十個食堂、幼兒園、小學、中學、大禮堂、服務社、副食店等等應有儘有。
規模如此龐大的大院,並非人人相識,但雲凝聲名遠播,絕對是一等一的名人。
這孩子著實跋扈。
若是普通的跋扈也就算了,偏偏她還生了一張好臉,眉若遠山、桃腮杏眼、眸若星河……
這是一位語文老師曾形容過雲凝容貌的詞彙。
在康靜看來,雲凝五官精致,容貌典雅,若生在江南水鄉,穿上旗袍,配上油紙傘,走在細雨中,應當彆有一番風味。
大院裡不少男青年都曾被雲凝的臉吸引,為她著迷。
即便她名聲不好,想要提親的人也有一大把。
康靜端出笑臉,“小凝啊,你彆太難過了,我把奶奶帶來了,你小的時候,奶奶最疼你。”
雲凝沒有原主的記憶,老太太疼不疼原主,她不清楚。
但她知道,她穿過來的這五天,康靜幾乎每天都來,今天還把老太太帶過來。
康靜如此殷勤,絕對不是真看湯鳳玉母女倆可憐,而是為了她家的房子。
航天大院職工的福利房有單元房和筒子樓之分,中級工程師才能分到單元房,青年職工、實習工程師隻能分到筒子樓。
筒子樓每間房隻有十幾平方米,一層樓有很多戶人家,還要用公共衛生間和公共廚房,因為人多,早上衛生間輪不開,經常發生摩擦。
她大伯雲陽石也在研究所工作,但晉升速度比較慢,最初分到的是筒子樓。去年雲陽石評上中級,按理說可以住單元房了,但是人多房子少,沒人給騰地方,他就沒法換,至今還在筒子樓湊合。
雲陽舒犧牲,可不就多出一套房來?
雲陽石穿著中山裝,樂嗬嗬地坐在一旁,不搭康靜的話,但也不反對。
湯鳳玉是體麵人,聞言笑道:“一直都是大哥大嫂照顧媽,我現在事情多,可能照顧不好。陽舒走了,他領導送了一筆賠償金,以後還和從前一樣,該給媽的錢不會少。”
雲家老太太這些年一直跟著老大一家。
雲家有三個兒子,老爺子走後,關於老太太的養老問題,三家坐在一起討論過。
雲陽舒家是兩室一廳,雲陽石家住筒子樓,按理說在雲陽舒家住最合適。
但是到誰家住,另外兩家就要按月給生活費,給得還不少。
雲陽石和康靜兩口子一商量,借口說女兒不在家裡住,家裡不擠,硬是把老太太接了過去。
老太太也心疼大兒子,這些年兜裡的錢全都貼補老大一家了。
一直到今年年初,老太太腦梗,拉到大院內711醫院,命救了回來,但行動不太方便,需要人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