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守仁陪同下,對上郡及周邊八縣考察了一番,獨獨洛邑沒有去,因為那是公主封地。
入夜,上郡郡府裡,李長州看著牆上澤國地圖,這澤國一共四個郡,三十八個縣,其中上郡就有十個縣,除去濱洲和洛邑,還有八個。其中靠著夏王湖邊的縣人口更多,也更富裕。
李長州對著地圖沉思良久,其實是在英魂殿中與樂毅和諸葛亮商量。
吳守仁有些焦急的問道:“有點子沒有?”
李長州用手指著地圖上兩條大河,道:“有了,明日你叫個經驗老道的水利使來算算,貫通這兩河有多少裡,需要多少銀兩。”
“貫通兩河?”
“對,貫通兩河,一直連接到夏王湖,修條大運河。”李長州回答道。
吳守仁駭然,不知道李長州是要搞哪出,“茲事體大,我們能否動靜不要搞這麼大。”
李長州鄙夷的看著吳守仁,道:“想賺大錢就得乾大事,小打小鬨的事你還是彆找我了。”
吳守仁終是讓貪婪戰勝了理智,還是安排下去。
第二日讓水利使計算這修運河的花費,把水利使也嚇了一跳。不過還是計算出來,在儘可能的借用自然河道的情況下,竟然也要四百萬兩銀子。
李長州看著核算單,道:“才四百萬兩。”
兩人聽完李長州的話,不知道該如何接話,四百萬兩還嫌棄少,大澤國一年田賦也不過五百萬兩銀子。
李長州對吳守仁道:“郡守大人,現在該你出馬了。”
吳守仁道:“我能做什麼?”
“請郡守大人上疏奏請國公,要建澤都經上郡到夏王湖的大運河。多誇誇運河的好處,經費嘛,就申請個一千萬兩白銀。”
“一千萬!”吳守仁張大嘴巴,沒想到這李長州居然這麼大胃口。又問道:“這國公能批嗎?”
李長州笑道:“那還不是看郡守大人奏疏寫得如何。”
這吳守仁能混到上郡郡守,還是有本事的,一篇奏疏寫得精彩至極。從多個方麵分析利弊,更是將大運河抬升到了千秋功業這個高度。
奏疏送到澤都後,又等了幾日,澤都的公文終於下來了,國公的批示是修築運河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經費隻批了二百萬兩,其餘空缺讓上郡自己補齊,不過免了上郡三年農稅。
吳守仁笑逐顏開,上郡十縣中,洛邑是公主食邑,濱洲人口稀少,餘下八縣一年農稅都近百萬兩,這免稅三年,可操作空間太大了。
吳郡守在廂房裡誇讚李長州計謀高超,李長州鄙夷的看了他一眼,道:“郡守大人稍安,這才剛開始,修個運河能賺多少錢。”
“你意思還有比這更賺錢的法子?”
李長州笑笑,沒有搭話,隻將先前寫好的計劃書交給了吳守仁。吳守仁仔細讀完,大讚妙計。
喜歡天將任:百戰英魂請大家收藏:()天將任:百戰英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