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池國得了澤國四郡,要論土地麵積大小,已能與大夏比肩。等到這池國君處理完北方諸事,恐怕下一個目標就是這西南諸國了。
霍濟不想攻克西南諸國的路上,第一戰就如此困難,本欲逐步蠶食陳國土地,讓陳氏一脈自行投誠,奈何有了池國的介入,這陳國是要準備死戰了。
“傳我軍令,命周源丁世瑞二人留守後方糧道,其餘人與我一同去攻克夾城。”
軍令一出,明翰國三郡拔寨,八萬人向北渡過蒲河,逼近兩山夾城。
伏授知明翰國大軍前來,真正的戰鬥將要開始,讓信兵速傳軍令,令東西兩軍火速回援夾城。
霍濟領兵渡過蒲河,在夾城以南六十裡處成品字型紮下三個軍寨,外圍多布小寨。
前後不過半月,明翰國數萬大軍已經完成集結。
雙方斥候部隊多有交手,各有損傷。
陳奇和伏授等人在夾城內商討對策,知道這領軍之人正是鼎鼎大名的七悍將之首,陳奇心中不免害怕。
陳奇從領兵開始,打的無非是一些山匪強盜,從未打過真正的大戰。第一次領著數萬大軍,還是五國聯合入侵池國,結果被李長州一仗打得信心全無。
“伏授將軍可有破敵之策?”
起初李長州將五人借給陳國,陳奇是不抱希望的,可這兩月下來,陳奇指揮著陳國軍隊在劣勢情況下和霍濟的明翰軍打得有來有回,還略占上風。現在的伏授在陳奇心目中,儼然已是不弱於霍濟的存在。
伏授看著行軍圖,搖頭道:“這霍濟駐軍在蒲河之前,斷了我等迂回之路。探馬來報,左右軍寨各有近萬騎兵,應是要從側翼偷襲我軍中軍。這仗不好打啊,不知此種情況下,大將軍會如何布兵。”
伏授說最後一句,明顯是在問身旁的劉贔,二者都是濱西學宮校官培訓的頭名,隻不過是劉贔是第一屆,伏授是第三屆。
劉贔道:“大將軍說過,計不可為時,當以力勝之,狹路相逢勇者勝。”
陳奇沮喪道:“隻是這霍濟所領明翰軍有八萬之眾,我陳國滿打滿算不過六萬,又無援軍,這仗到底要如何打?”
伏授安慰道:“大將軍勿憂,我等定會想出對策。這霍濟駐軍蒲河前,我想定然是要在此地與我軍決戰。”
伏授手指行軍圖上,夾城外的一片空地。
“黃泥原?”
這是蒲河河道衝刷出的一塊小平原,蒲河改道之後,這塊土原上既不能種地,又不能築城,因此留了下來。
夾城太小,若是要據城而守,明翰國隻需圍而不打,直接就被拖死了。隻能依托有利的地形,和明翰軍進行生死決戰。
伏授點頭道:“對,正是黃泥原。明翰國品字型築寨,定然是要用三才陣,此陣變化頗多,這霍濟是想憑借明翰軍優秀的軍事素質來做臨場變化。”
劉贔看著行軍圖道:“若是在這平原之上,讓明翰軍布起三才陣,確實難破。”
陳奇聞言,見兩人都說此仗難打,心裡更加沒底了,若不是兩人都在,現在就想逃走了。
伏授問道:“劉兄,這兩月你將近衛軍訓練得怎麼樣了?”
劉贔答道:“雖然比不上我的陌刀軍,但底子都還不錯,現在也算得上是精兵了。”
伏授又問:“若是將這一萬近衛軍做為前軍如何?”
劉贔道:“隻要不被騎軍一股衝散,必定能穩步推進,你也想布下天地三才陣,和明翰軍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