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軍,估計你乾爺也說過我吧!”
待陳軍兩人坐下後,曲爺便開口,陳軍點頭。
“這幾個人都是我的老夥計,年輕的時候,欠著情分,這才時隔多年‘拉邦’!”
(拉邦尋參人組織人上山的意思。)
說著曲爺引著陳軍的眼神看向林燊。
陳軍點頭,曲爺接著說,
“你也看出來了,咱們總共七個人,這也是守著這放山的規矩!”
說到這曲爺頓了頓,
“東家呢也是我的恩人後輩,執意要跟著,我原本打算找你乾爺尋個炮頭硬的獵戶,保護東家為主,再把端鍋的差事領了!”
陳軍知道“端鍋”就是尋參人裡負責做飯的,是團隊的“後勤保障官”,看似瑣碎卻關乎團隊生存,一般都是年長的尋參人退到二線來擔當,人必須可靠!
最為厲害的“端鍋”更是整個團隊的急救醫生。
曲爺看了看吃剩下的鹿骨,笑了,
“顯然你這本事沒說的!不管是炮頭還是端鍋!”
曲爺又轉向林燊,
“東家,他就是我們這次趕山的最後一人,你看可以麼?”
“嗯”
林燊點頭。
“二人不放山,這也是老規矩,單數聚氣,雙數散財,更重要的遇事商量而定,少數服從多數!
曲爺接著說,
“東家要是按建國前的規矩是不能放山的,看得出來你也並非常人,這也是我說服兄弟們的原因!”
陳軍看了一眼林燊,顯然曲老爺子已經看出林燊的女兒身。
“現在又有小軍,他的氣息陽烈,守在你身邊最好不過!”
說到這曲爺的眼神從林燊身上重回到陳軍。
“這次,加上我一共兩個‘識貨的’,一個‘邊棍’,兩個‘炮手’,加上小軍應該無憂,畢竟我們要抬的寶,可不是普通地方能有的!”
陳軍明白,這五個人裡居然有兩個用槍的高手,這樣的配置可不是防野物那麼簡單。
不但如此還特意找個不懂行的獵戶專門保護東家,這就是三個“炮手”了,要是放在之前可不是放山這麼簡單了。
想到這陳軍心中不禁對要去的地方產生濃重的好奇。
“進了山,要稱呼外號,你們倆琢磨一個,彆帶‘老把頭’和‘山君’(老虎)的字,省著衝撞!”
之後曲爺又說了很多趕山的規矩。
像什麼拜山神,祭老把頭進山前必須在“山神廟”或臨時搭建的神位前祭拜,供奉酒、肉、香燭。
由“山把頭”領誓:
“山神老爺在上,弟子今日進山尋參,隻求飽腹度日,不傷山靈,不毀草木,若有所獲,必還願謝恩!”
祭拜“老把頭”就是傳說中掌管山參的山神,東北奉“孫良”為參把頭,祈求保佑平安、滿載而歸。
禁帶“犯忌”之人與物,禁帶鐵器隨意敲打樹木怕驚動山神,禁帶狗肉、驢肉,民間認為狗與山靈相衝,驢為“陰物”。
講的最細的就是,“喊山”與“應山”,進山後要言行禁忌,敬畏山林。
若有人發現山參,必須先大喊一聲“棒槌!”(山參),這叫“喊山”,意為告知山神“發現山靈”。
山把頭需立刻回應“什麼貨?”,發現者答“五品葉!”(根據參葉數量報等級),這叫“應山”,確認山參品質,同時也是團隊集合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