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好一個掃六合平八荒!”秦皇放聲大笑。
不知道怎麼,從這少年身上,他看到了和自己相似的靈魂,和自己相同的誌向。
他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
秦皇文治武功、雄才大略,其實心中不太看得起朝中那些腐儒一樣的官員,早有一統天下的誌向。
秦閣老冷笑道:“黃口小兒懂得什麼一統天下,無非是說些大話,奪人眼球罷了!我問你,當今天下諸國並立,如何一統天下?”
秦閣老如此插話,秦皇目中微有怒意,終究顧念閣老身份,沒有什麼表示。
林暮寒心中冷笑,你問怎麼行軍布陣我可能還真說不上來,但你問如何製定一統天下的方略,那可就彆怪我不客氣了。
地球上的史書記載了太多的方略,自己隨便借鑒一二就能讓秦閣老無話可說。
“學生不才,於天下大勢倒也思索過一二,有些自己想法,秦長老既然這麼問了,學生今日就隻能在陛下麵前獻醜了。”
“當今天下諸國征戰不休,其中我大秦最強。大秦連年征戰,雖然打下了大片國土,可是這些地方最終都成了雙方反複交戰爭奪的地方,難以徹底成為大秦國土,這是為什麼呢?我以為有兩點。”
“第一是得地未得軍。我們僅僅得到了土地,並沒有消滅對方的軍隊主力。我進則敵退,我退則敵進,如此拉鋸,幾時才能結束?所以第一步要放棄一城一地之得失,消滅敵人軍隊,得軍而不是得地。”
“第二是我秦國處天下之中,北有匈奴,西有羌族、氐族,東南皆有大國為鄰,還有一眾小國鑲嵌。目前最重要的是搞清楚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朋友多,敵人少,才能捏緊拳頭打倒敵人,所以遠交近攻,蠶食天下才是上策。”
“第三明確主伐之國。國有強弱,攻擊弱國則其他強國在後麵力保,我方陷入泥灘,實際上在與兩國同時交戰,實屬不智。不如撫弱伐強,弱國懾於我大秦之威,必不敢相助對方,等剪滅了強國,弱國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第四……”
林暮寒在台上侃侃而談,風姿英發,就差羽扇綸巾裝飾自己了。
曆史前人的經驗反正不要錢,反正抄襲又不會被打,林暮寒厚著臉皮豁出去了。
秦皇眼睛亮了,他似乎找到了一把鑰匙,一把可以解決困擾自己已久難題的鑰匙。
那些朝廷大員、王侯宰輔聽得也是目瞪口呆,很難相信如此清晰理性的戰略思路不是出自閣老宰輔,而是出自一個新入閣的學生之口。
“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見解,了不得啊!徐閣老好眼光,為我東閣尋到了良才。”東閣的唐閣老激動地拱手稱讚。
西閣的高閣老急忙與東閣劃清界限,道:“咳咳!唐閣老彆激動……這小娃娃已經是我西閣的人。”
唐閣老花白胡子顫抖著道:“憑什麼?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見解,以後必成當朝宰輔,進你西閣不是浪費人才麼?”
“憑什麼進我西閣就是浪費人才,你東閣享儘人間富貴便歸於黃土,有什麼意思?哪有修道求長生來的痛快!”高閣老心直口快,也是個急性子。
眼見唐、高兩位閣老越吵越凶,徐閣老連忙打圓場:“兩位閣老,進西閣是他自己的抉擇,老夫也左右不了,你們就不要爭了!”
“哼!”
“哼!”
唐、高兩位閣老互相看對方不爽,隻用鼻孔對著對方。
場麵一時安靜下來。
秦閣老臉色難看,多年的經驗告訴他,此時最好的選擇是一言不發,眼前的少年已經說進陛下的心坎裡去了。
秦閣老已經有與林暮寒和解的想法,畢竟對方背景難測,雙方也還沒有走到血海深仇的地步。
可是陽山的尊嚴臉麵……大於天!
此子辱陽山過多,決不能留!
他不光有翹楚之姿,而且見識可怕,陽山不與他為敵還好,一但為敵必須提前扼殺,不能讓他成長起來。
“好!你給朕獻了統一良策,朕自然不能虧待了你。朕欲封你為少卿,秩從三品,領北門禁軍千人,諸位閣老意下如何?”秦皇哈哈大笑。
封少卿,給個官職倒也罷了,天書閣的學生也不乏虛職,但秦皇居然讓剛入閣的學生領北門禁軍千人,這可是徹底的實權啊!
越是這個時候,秦閣老越是平靜下來,就像深海的海麵一樣,看不出深淺。
林暮寒看著秦閣老,反倒是感到了更大的威脅。
其他閣老心裡明白,秦皇此舉有不滿朝中某些守成派勢力的原因,但看著秦皇天威難測的目光,自然沒什麼意見。更何況是徐閣老的學生,與自己沒有利害關係,更沒有理由出言反對了。
“一切由陛下定奪!”
秦皇龍顏大悅,道:“好!徐閣老這是你的學生,就由你擬旨吧!”
“陛下天恩,老臣謝過陛下!”徐閣老身體已經有些衰老,聲音卻很洪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謝陛下!”林暮寒臉上風輕雲淡的樣子,讓秦皇更是暗中滿意了幾分。
受寵不驚,這需要很強的定力。
當然,如果現在林暮寒知道少卿領北門禁軍千人是多麼大的實權,他肯定淡定不了。
北門禁軍名義是守城巡視的軍隊,實際上除了駐守內城北門之外,整個內城北部的秩序都由北門禁軍負責,所有禁軍且隻受皇帝一人調遣。
最關鍵的是,此時秦皇已經表明了某種態度,眼前的少年和符合他的脾氣,注定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