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吼了一嗓子:“初一4班的兄弟們來這邊,我們商量一下吧。”
孫一鳴,任俊飛,陸飛,韓錦龍,梅攸石聞言走了過來。
鄭軍:“我們來場單挑然後決定誰來當首發吧”。
陸飛跟其他人都讚同:“好,我們都讚成,但是現在有七個人怎麼樣去決定對戰安排?”
鄭軍:“我們需要一個強力中鋒來保護籃板跟護框,這在全場比賽中是至關重要的。《灌籃高手》大夥都看過吧?赤木剛憲有這麼一句話:控製籃板的人就能控製比賽。任俊飛身材高大,目測超過了1米9,所以我覺得就不用單挑了,其他人有意見嗎?”
“沒有”
“沒有”
“沒有”
......
看來其他人也十分認同需要一個強力內線。
那我們接下來的分組就用轉球來決定吧,打氣孔轉對著的人出列兩兩匹配就行。
因為這是籃球場上常見的分配方式,所以都默認了。
最後轉球的結果是孫一鳴對羅冉,
陸飛對韓錦龍,
梅攸石對鄭軍。
首先開打的是陸飛對韓錦龍,11分球,三分球算三分,犯規要罰籃,罰球決定誰先攻。
陸飛對韓錦龍身材相似,一個1米79,一個1米78,身材都偏瘦。
由於韓錦龍罰球先中的原因所以他先攻。
韓錦龍拿球之後邁出左腳,來了個簡單的試探步,看陸飛重心稍微有點偏移之後,迅速往右突破,直接把陸飛甩在身後,一個標準的三步挑籃,穩穩命中,20。
第二球韓錦龍繼續往右突破,但是這次陸飛做好了準備,所以最後在油漆區附近,罰球線前一步的地方再也不能寸進,隻能利用身體對抗之後,借力來了個後仰,勉強出手,艱難命中,40,有點運氣成分。
雖然領先4分,但是兩者技術也差不多都是右撇子,極度依賴右手。但是陸飛比韓錦龍要好的地方是陸飛的左手能夠稍微運球,韓錦龍的不行。
韓錦龍的這一劣勢被陸飛摸清了之後就徹底放他左手的突破,專注於防他的投籃,還有右手突破。所以韓錦龍打得越來越掙紮,最後隻能依靠投籃來得分。
最終陸飛128小勝。
接下來是梅攸石對鄭軍,一個1米75,一個1米80,鄭軍要勻稱一點,身材更占優勢。
鄭軍跟羅冉一樣,從小就被籃球教練老爸培養,而且比羅冉更努力,左手不僅能運球,還能完成基本的挑籃,就是不太協調。加上身材碾壓,毫無意外地以124贏了。
最後隻剩下孫一鳴對羅冉。
鄭軍還特地走過來拍了拍羅冉的屁股:“加油,冉哥。”
孫一鳴身高跟羅冉相似,都是1米75,不過偏瘦,雖然小學挑食的羅冉也好不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