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晨鐘般的炊煙與孩童的讀書聲中流轉,清溪鎮的槐樹落了三次葉,圓覺的僧衣也添了幾處補丁。這日清晨,鎮西的王屠戶急衝衝跑來學堂,說鄰鎮暴發了痘疫,已有商人帶著病氣往清溪來。圓覺心頭一沉,當即停了課,召集村民在鎮口搭起隔離棚。
他從行囊最底層翻出靈隱山師父留下的醫書,照著上麵的法子教村民煮艾草水灑遍街巷,又將帶來的金銀花、連翹分發給每戶,叮囑每日煎服。夜裡,圓覺提著油燈在鎮口值守,寒風卷著枯葉打在臉上,他卻不敢合眼——一旦讓染疫者入鎮,整個清溪都要遭難。
三日後,一個衣衫襤褸的婦人抱著孩子跪在隔離棚外哭求,說孩子發著高燒,再不吃藥就要沒了。圓覺看著孩子通紅的小臉,不顧村民勸阻,上前為孩子診脈。他用銀針輕刺孩子指尖放血退熱,又熬了藥湯一勺勺喂下。守在棚外的村民見圓覺毫無懼色,也漸漸放下戒備,有人送來棉被,有人端來熱粥,隔離棚竟成了最暖的去處。
待痘疫平息,鎮裡人想湊錢給圓覺做件新僧衣,他卻搖頭指向學堂後的空地:“不如蓋間新屋,讓無家可歸的人有處落腳。”村民們聽了紛紛響應,打地基、壘土牆,連平日裡最吝嗇的張掌櫃都捐出了自家的木料。新屋落成那日,圓覺在門楣上題了“安居院”三個字,第一個住進去的,便是當初那個染疫的婦人。
轉眼到了中秋,村民們拉著圓覺去鎮上的酒肆吃團圓飯。剛走到門口,卻見一個瘸腿的漢子蹲在牆角,懷裡抱著個破布包。圓覺上前詢問,才知漢子是個貨郎,途經清溪時遭了劫,如今身無分文。圓覺便把漢子帶回安居院,又找李阿婆要了雙舊布鞋,教漢子辨認草藥——既然不能再走街串巷,不如學門手藝謀生。
沒過多久,清溪鎮上多了個“草藥貨郎”,漢子背著圓覺幫他編的藥筐,走街串巷賣草藥,價格公道,遇到窮苦人還分文不取。有人問他為何這般好,漢子總說:“是圓覺師父教我的,做人要懂慈悲。”
這日,圓覺正在學堂教孩子們寫“善”字,忽聞鎮外傳來馬蹄聲。抬頭望去,竟是靈隱山的師兄帶著兩個小沙彌來送信。信裡說師父身體康健,還問圓覺何時回山。圓覺捧著信,指尖輕輕摩挲著信紙,目光掠過窗外嬉笑的孩童、修補屋頂的村民,輕聲對師兄說:“清溪也是我的道場。”
師兄走的那天,全鎮人都來送。李阿婆塞給師兄一包米糕,王屠戶扛著半扇豬肉,孩子們則把親手畫的畫塞到小沙彌手裡。圓覺站在“慈悲橋”上,看著師兄的身影消失在山路儘頭,轉身時,卻見孩童們圍著他,齊聲說:“師父,我們也要學慈悲。”
夕陽將圓覺的影子拉得很長,他牽著孩子們的手,一步步走回
喜歡破產後,我成了頂流明星請大家收藏:()破產後,我成了頂流明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