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資補齊,劉備軍容更盛,士卒們歡欣鼓舞。
而經此一事,劉備“仁義”、“體恤下屬”之名在軍中傳得更開,
連帶著簡雍那“執拗文吏”的形象和牛憨那“大力牛魔王”的威名一樣,成了軍中茶餘飯後的一段趣談。
休息幾日之後,皇甫嵩見劉備、曹操二部軍容整齊,士氣高昂,
想到下一步既然要肅清整個豫州的殘敵,那必然要去汝南、陳國兩地。
而潁川大部雖定,然仍有小股黃巾流竄鄉裡,為禍地方,或盤踞在一些小型的山寨塢堡之中。
老將軍便下令,命劉備與曹操各率本部兵馬,分頭出擊,清剿這些殘餘的黃巾勢力,以靖地方。
劉備與曹操領命而出。
兩人並肩走出中軍大帳,相視一笑,頗有幾分惺惺相惜之意。
曹操笑道:“玄德,你我不如比試一番,看誰先肅清指派區域的賊寇,如何?”
劉備亦是豪氣頓生,拱手道:
“孟德兄有如此雅興,備自當奉陪!隻是刀兵無眼,還望孟德兄多加小心。”
“彼此彼此!”曹操大笑,隨即壓低聲音,“玄德麾有關張之勇,牛典之猛,簡雍之智,此行必是勢如破竹。操,倒是要費些心思了。”
言語間雖是調侃,卻也透著幾分真實的羨慕。
二人約定後,便各自回營點兵出發。
劉備率軍前往西南方向,那裡有幾股黃巾據山寨而守。
有了皇甫嵩補充的軍械糧草,部隊裝備精良,底氣十足。
行軍途中,劉備與關羽、張飛、簡雍商議進兵策略。
牛憨和典韋照例跟在後麵,一個扛著大斧東張西望,一個倒提雙戟沉默不語。
眾人商討完畢,發現此行倒也不難。
不過是幾股黃巾殘兵據守山寨而已,這些黃巾亂軍經過長社之戰,早就成了驚弓之鳥。
遠遠望去,隻見旌旗淩亂,守備渙散。
一眼烏合之眾。
而劉備這邊不僅軍容整備,軍械齊全,之前大勝的士氣也一直延續,所以也沒使用什麼計策,當然也沒啥人能提出計策。
一般劉備命牛憨、張飛、典韋在寨下叫陣一番,基本那些黃巾就望風而降。
不敢繼續造次。
偶有冥頑不靈之輩,四位猛將便齊齊衝去,關羽縱馬如赤電,刀光過處寨門崩裂;張飛怒吼似驚雷,矛鋒所指賊眾潰散。
牛憨與典韋更如猛虎入羊群,一柄開山斧劈得木石飛濺,兩把鐵戟舞得血雨腥風。
黃巾賊寇本已是驚弓之鳥,哪堪這四位煞神衝陣,不過片刻便跪地求饒。
劉備駐馬高坡,見簡雍執筆記錄戰況,不由撫掌輕笑:
“有雲長、翼德之勇,兼守拙、惡來之威,掃蕩宵小實如秋風卷葉。”
此時夕陽西下,四將凱旋而歸,身後士卒押解俘虜成群,竟比出征時還要熱鬨幾分。
隨後幾日,劉備軍連戰連捷,或勸降,或勸降,或勸降,進展神速,將指派區域的黃巾殘餘清掃一空。
而曹操也沒閒著,用兵如神,或詐敗誘敵,或分化瓦解,或火攻水淹,同樣高效地完成了清剿任務。
當兩軍再次會師於皇甫嵩大營時,幾乎是前後腳完成了使命。
皇甫嵩和朱儁自然是對兩位後輩的才能讚賞有加。
而劉曹二人相視一笑,心中默認這場比賽未分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