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氣未生,濁氣未沉,遊神未靈,五色未分,中有其物,冥冥而性存,謂之混沌。
混沌為太始。
太始者,元胎之萌也。
太始之數一,一為太極。
太極者,天地之父母也。
一極易,天高明而清,地博厚而濁,謂之太易。
太易者,天地之變也,
太易之數二,二為兩儀。兩儀者,陰陽之形也,謂之太初。
太初者,天地之交也。
太初之數四,四盈易,四象變而成萬物,謂之太素。
太素者,三才之始也。
………………
《三墳》——伏羲篇——《太古河圖代姓紀》
《三墳》是指伏羲,神農,黃帝的書
《五典》是指少昊,顓頊,高辛帝嚳),唐堯,虞舜,的書。
《八索》是指八卦之書。
《九丘》是指九州之誌。
這些都是三皇五帝時期的檔案資料,《尚書》《左傳》中都有記載,左丘明曾經讀過,孔子曾經還修訂過這些書。《尚書》是三墳五典的遺篇,最早叫《書》,“商”即“上”意思就是是上古的書,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但是由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戰亂,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毀於兵災難,現在的《三墳》是宋朝毛漸編纂而成。
華夏曆2939年12月23號,
華夏傳統節日小年。小年又稱“灶神節”“祭灶節”,因為小年的主要活動——祭灶是在晚上進行,所以也叫“小年也”“小年晚”,是忙年的開始。因為各地風俗不同,大多是臘月23或者24為小年。
穗城白雲山白園,
今天難得一見的,人特彆的齊全,主要是少典給他們所有人下令,今天必須過來過小年。
春節起源於上古伏羲時代,伏羲成為天下共主,封禪泰山,確立倫理道德關係後,
伏羲以觀天象,根據鬥轉星移的規律,結合自然界春回大地,終而複始,萬象更新的四季變換。確定了正月初一為春節。
並且以人皇率領百官的最高形式,舉行敬天祭祖,祈福辟邪,除舊布新的祭祀活動,同時向整個人族推廣。
少典作為伏羲唯一的兒子,也是伏羲政策的實際落實者,春節在少典推時期推廣到了整個人族,成為了人族最重要的節日。
小年就是忙年的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過年結束。可是現代社會,忙碌的節奏春節在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也沒有了春節的氛圍,調休出來一個水貨的春節假期,這一切讓少典是痛心疾首。
他不反對與時俱進,合理的改變,但是華夏的優秀文化必須要傳承,隻有傳承,才會有創新。
沒有傳承,隻講創新,那是刨墳掘墓,斷子絕孫,毀國滅族。
以華夏強大物質和軍事力量為基礎,用華夏文化為方法,實現“用夏變夷”,四夷臣服,事中華以忠。
是從羲皇開始一直到現在,六十萬年來華夏曆史最重要的一條主線。
如果華夏文化,不是神州大地的主體文化,主體文明,那麼就算統治者是還有炎黃血脈,那麼華夏文明也算是斷絕了。
天天口號喊的響亮,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可現實中還是唯金錢論,唯權力論,華夏文明的優秀文化早就敗給了現實生活。
少典作為當代人族族長,人族人皇,責無旁貸的應該站出來,重振華夏文化的榮光。華夏文化重新領導世界。
今年少典下令,昆侖仙城,人皇殿所屬的所有勢力範圍,春節假期由臘月二十三一直放假到到正月十六。一共23天。
春節當月多發一個月工資,假期期間,工資照發,加班自由,加班工資3倍,開支實報實銷。違者嚴懲不貸。
對於少典的做法李誌華等底層員工,是歡欣鼓舞。可李天聖,葉滄等人則是愁眉苦臉,擔心出事情,處理不及時。
“人皇陛下,你是不知道,執行你命令的時候,李天聖他們那個苦瓜臉多搞笑。”
龜靈聖母和雲霄代表人皇殿坐鎮昆侖仙城,自古皇權和相權之爭就一直存在,皇權的實質是最高的領導權,相權其實質就是官僚集團的行政權。
皇帝英明神武,大臣們俯首稱臣,皇帝昏聵無能,大臣們飛揚跋扈。
“我知道他們什麼表情,為這事他們還親自過來勸諫我,說步子太大,容易出事,春節假期希望從23天降到9天,但是被我拒絕了,並且還動用了人皇令,命令他們強製執行,”
少典喝了一口茶說道。
“人皇令?”
在一旁正在看《神州法典》的雲霄有點吃驚,
少典給人的印象一直是仁愛友善,溫文爾雅,這次動用人皇令,這麼強勢的推行春節假期的改革,這讓她大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