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神話體係始終麵臨一個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神話相互雜糅的問題,就連民族,宗教內部都有不同的神明信仰。
不過總的來說大致分三種:
第一洪荒體係,主要是先秦以前,三皇五帝天地九州架構的相關神靈。
第二道教體係,道教吸收佛教三界二十八天的概念,唐代道士杜光庭,增加了“三清天”“大羅天”一共“三六重天”統合為仙界或者天庭天界。三十六重天神明是中華神話體係中最完整最詳細的本土神明體係。
第三佛教體係,佛教本是印度宗教,但是在中國發揚光大,是世界上佛教人口最多的國家,《封神演義》西方教二聖在紫霄宮聽道,以及老子化胡為佛,完美的把佛教神話體係納入了中華神話體係之中。
佛教體係中宇宙觀點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千個小世界是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不是具體數量,隻是形容數量多而已,在佛教的宇宙觀中世界的數量是:無量。佛教的各種神明佛陀菩薩在的世界,組成了24諸天。
佛教在仙界的力量占整個佛教力量的八成以上,所以華夏神係和天竺神係也有著很強的聯係。
洪荒體係把仙界說成九天九地,雖然和佛教說法不一樣,但是其宇宙觀和佛教大同小異,是從不同的方麵劃分而已。
簡單來說就是,九天九地相當於華夏的五大戰區,道教的32重天仙界體係相當於華夏34個省級行政區,太清大赤天,上清禹餘天,玉清清微天,鴻鈞大羅天,不歸天庭管轄範圍內。相當於天道,因果輪回。
而佛教體係隻是在思想層麵來教化民眾。不涉及行政,軍事劃分。
所以在華夏神話中佛教諸佛菩薩都在西方世界。
一般來說九天指的是《呂氏春秋》中的:
中央鈞天
東方蒼天
東北變天
北方玄天
西北幽天
西方顥天
西南朱天
南方炎天
東南陽天
這個九天是九州上的區域劃分。
九州是神話世界的宇宙地裡的四維空間概念,不是指的咱們生活的腳下這片土地,
但是神話裡的九州以華夏現實中的土地為參照物,根據宇宙星辰,觀察的星象變化,然後以《山海經》《淮南子》為基礎後期慢慢補充添加,發展而來。
裡麵的華夏九州是鴻蒙宇宙中的一個巨大的島嶼,這個島可以看做是一個島嶼模樣的小號宇宙。
我們都知道拉尼亞凱亞超星係團,覆蓋範圍5.2億光年,有10萬個星係組成,銀河係隻是其中的一個點。
而銀河係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恒星。
就是這麼大的拉尼亞凱亞超星係團,在縮小無數倍後,它就像一個芭蕉葉沒有葉肉的纖維,
如果把黑暗區域換成換成綠色,拉尼亞凱亞超星係團縮小後展現在圖紙上的樣子就是一個芭蕉葉。
而拉尼亞凱亞超星係團就是某個宇宙中某顆樹木的葉子。
所以《山海經》才有了建木,扶桑樹這些上古神樹的描述,整個宇宙星辰,隻是神樹上的一片葉子而已。
以前人們盲目否定神學,玄學,但是科學的發展,不斷證明著神學,玄學宇宙觀的正確性。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一草一天堂,一沙一淨土,
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淨。這些都說明了一切。
九州神島,周圍有島嶼和神山,其中最有名的是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五座仙島,上麵有不死藥。
這些都是鴻蒙宇宙中的星係或者小世界模樣
九州之外是八殥,分彆是:
東北方曰大澤,曰無通
東方曰大渚,曰少海
東南方曰具區,曰元澤
南方曰大夢,曰浩澤
西南方曰渚資,曰丹澤,
西方曰九區,曰泉澤
西北方曰大夏,曰曰海澤,
北方曰大冥,曰寒澤。
八殥之外有八紘分彆是:
東北方曰和丘,曰荒土
東方曰棘林,曰桑野
東南方曰大窮,曰眾女
南方曰都廣,曰反戶,
西南方曰焦僥,曰炎土
西方曰金丘,曰沃野
西北方曰一目,曰沙所
被方曰積冰,曰委羽
八紘之外是八極,
九州島外的八殥八紘八極,屬於仙界的邊緣地區了。
九天九地之間有八根柱子,每根柱子是一極。有一座山充任。每座山都叫昆侖山。
東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蒼門
東方曰東極之山,曰開明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