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濕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歐陽修·宋
華夏曆2040年1月15日,元宵節。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者燈節。
根據道教三元說法,元宵節又叫上元節,自古以來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西漢時期,正月十五已經受到重視,到了漢魏時期,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的作為了全國的民俗節日。
燃燈習俗和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期佛教大興,仕子官員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燃燈供佛”,佛家燈火遍布民間,從唐朝起,元宵張燈成為法定之事。
2008年,元宵節成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元宵節每個地方的慶祝活動不一樣,根據各地的習俗,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增添了不同的民俗活動,賞花燈,猜燈謎,放煙花,遊龍燈,舞獅子,踩高蹺等等
而穗城和南海郡最出名的就屬廣府廟會和佛山行通濟了。
廣府廟會和北京地壇廟會並稱中國兩大廟會,元宵節這天開幕,為期七天,以政府搭台,民間唱戲的方式弘揚廣府民俗文化。
不僅僅有北方廟會的扭秧歌,踩高蹺等會項,還包括川劇變臉,雜技,魔術,硬氣功等中華絕活;白眉拳,蔡李佛拳,詠春拳等武林大會表演;廣式紅木宮燈,佛山彩燈,南海樂安花等,潮州花燈等元宵燈會;民間木偶,人偶,五華提線木偶等表演項目;舞獅,醒龍,腰鼓等項目
除了這些還有美食文化,商貿休閒文化等等活動,每年都有幾百萬民眾參與其中。
行通濟是廣佛都市圈最具影響力,代表性的元宵慶祝活動,也全國單日人數參與最多的元宵慶祝活動,2019年正月十六的行通濟達到曆史最高值,當天有79.52萬人通過了通濟橋。
“行通濟,無閉翳”的諺語在當地人儘皆知,意思是走走通濟橋,就沒有煩惱,憂愁,事事順利。一般是在正月十六有時候也會在正月十五舉行行通濟活動。
通濟橋,建於明代,分彆在嘉靖38年,隆慶2年,萬曆9年三次重修。天啟6年,戶部尚書李侍問,再次重修,取名通濟橋,有“必通而後有濟也”之意。
後在橋柱子刻有一副對聯:
上聯:通氣堡之遊行,逸客尋春,任得渡頭飲馬
下聯:濟萬人之往來,曲橋誇水,豔稱村尾垂虹
2001年1月18日又重建複原通濟橋。修複後的通濟橋建築優美,曆史文化底蘊身後,行通濟有著400多年的曆史傳承,而整個嶺南文化都特彆注重傳承,改革開放後,在西方文化衝擊下,是中華文明古文化風俗保留最完整的地區之一。
什麼是人山人海,什麼是萬人空巷,什麼是全民參與,隻有真正參與其中才會真正感受到其歡樂,喜慶,安康,壯觀,廣佛地區很好的把中西文化,現在潮流和傳統民俗相互的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如今獨具特色的嶺南文化,
而不像有些地方,過分的崇洋媚外或是因循守舊,開放不是全盤的接收,改革不是全盤的否定,其目的是要保留華夏文明的精華,去其糟粕,吸收外來優秀的,先進的東西,促進華夏文明更好的發展。
今天少典帶著所有人一起來走通濟橋,李誌華,王俊傑和吳玉梅三人的傷勢,經過少典的治療,已經穩定了。
我們都知道植物生長素,可以促進治國細胞活力,加速分裂,同樣人的也有人的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不能產生能量,但是古武者不同,筋骨經過常年累月的淬煉進化,裡麵蘊含著大量的能量。
通過生長激素的刺激,把大量潛伏能量激活,斷裂的四肢恢複是很快的,加上納米技術,暫時的把斷裂的骨骼連接在一起。
李誌華,王俊傑,吳玉梅三人僅僅一天時間就可以,下地走路了。
郭磊四人被打斷了四肢,康洋集團也送來了價值3000萬的靈藥,到時候讓涵芝仙子煉製成丹藥,三人境界能夠提升一大階。
三人這樣也是因禍得福,他們都不是什麼武學天才,隻能磕丹藥,提升實力了,到時候古武之路能走多遠,全看天意了。
拿著一架小風車走通濟橋,口中默念“行通濟,無閉翳”
這時候沒有什麼仙人凡人,老板員工,官員百姓,所有人都是芸芸眾生一員,都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之前痛苦,不幸的揮彆。
就連一直對外界什麼都不感興趣的瓊霄,今天開心的也和少女一樣,和碧霄彩雲仙子她們玩的興高采烈,行通濟路線需要走幾個小時,葉滄一邊走一邊和少典聊天。
“真的希望這天下永遠沒有戰爭!”
看到眼前的這些,葉滄想到了安達曼海犧牲的妹妹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