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世界大戰又稱病毒大戰,前後持續了三四十年,具體什麼時間開始,什麼時候結束,每個國家的標準不一樣,也沒有大家共同認可的時間標準。
這些都是小事情,最重要的是它對藍星整個人類造成的災難性傷害是無法磨滅的,直接導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40多億人口的死亡。
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國開始休養生息,
在2539年的一個夏天,西方一個學者提出了建立絕對信仰的世界體係。
把東方西方的信仰神明統一整合,去除糟粕,留其精華,然後建造一個絕對公平公正的母體超級信仰計算器。
全世界的所有人大腦都安裝上信仰芯片,那麼每個人就沒有那麼邪惡的私欲,全都是光明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而且那時候智能技術非常成熟,母體信仰計算器能夠處理99.99的突然問題。
這一設想立刻引起了,全世界學術界,科學界的討論。
因為所有人都害怕再次發生世界大戰,人類的力量太強大了,必須要有所限製,如果再次發生世界大戰,所有人都害怕藍星毀滅,人類滅絕。
而此時世界各國都是持開明態度,允許大家暢所欲言,積極的去討論。
討論了幾十年後,就開始有國家開始付諸行動,研發了信仰芯片,招募誌願者,規劃出一片區域,讓安裝信仰芯片的人們生活。
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都是美好的,鄰裡和睦,社會清明,夜不閉戶,這是人們夢想中的理想國度。
越來越多的誌願者加入了進來,大腦安裝了信仰芯片,小鎮發展成城鎮,城鎮發展成城市。就當所有人以為找到了建立理想國度的方法時。
一次災難打破了所有人的美好幻想,一次突如其來突發的暴雨,引起的洪災。
母體信仰計算器根據算法,犧牲小城的一部分人,去拯救大部分人,是最合理,損失最小的,最優選項。
看著城市的大部分人為了自救,把洪水引流到低窪處,淹沒了兩千同胞時,那毫無波瀾的表情,所有人都心底發寒了。
信仰芯片是有很多優點,但是它最致命的缺點就是沒有了人感情,人的倫理道德,人的愛恨情仇,有的隻是信仰芯片中,那冰冷的文字說明,和規定。
這件事情後,絕對信仰神國的社會實踐被叫停了。
然後科學家開始研究情感係統,又經過幾十年的論證,研究推演,所有科學家保證技術問題已經完全解決的時候。
世界各國坐在一起,又商討了50年,
到2660年,終於世界各國達成一致,在南洋選擇了一個大的島嶼進行社會實踐試驗。
這次是全世界招募誌願者,雖然之前的意外讓人們心有餘悸,但是還有不少誌願者願意為人類,趟出一條光明達道。
這次選拔了5萬世界各地誌願者,在海島生活,而這次沒有意外出現了,大家團結友愛,同心協力,建設自己的家園。
一年又一年。
海島的建設的越來越美麗,越來發達,人口也在不斷的增長。
可是當海島人口突破10萬人的時候,海島資源不夠了。人們開始緊衣縮食,開始努力工作。但是美好的生活,造成的就是人口的不斷增長。
最後海島所有人決定實施計劃生育,就這樣海島的居民又勉強維持生活了二十年了。但是此刻海島居民生活已經非常貧苦,饑餓了。
這時候世界各國政府也吵了二十年了,因為海島附近20公裡處就有優良的漁場和資源豐富的海島。
但是母體信仰計算器的最高禁令就是不允許發動戰爭,不允許掠奪他人。
所以安裝信仰芯片的海島居民,寧可活活餓死,也不越界,掠奪他人的資源。
最後在華夏強製上島破壞母體信仰計算器的情況下,此次社會實踐徹底宣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