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百的第22甲級裝甲師強行突破克拉地峽“南方壁壘”的消息,如同一顆精神炸彈,其衝擊波以光速席卷全球,
在自由聯盟及其聯軍盟友的核心決策層引發了劇烈地震。
華夏陸軍所展現出的這種不講道理的、碾壓式的強大突擊能力,徹底顛覆了他們對現代地麵戰爭的認知。
恐慌迅速蔓延,自由聯盟最高統帥部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嘶吼著下達一道道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從後方乃至其他相對平靜的戰區
甚至包括對扶桑和呂宋方向的部分預備隊)
緊急抽調更多的裝甲師、航空兵和物資,火速馳援馬來半島南部。
他們的目標隻有一個:無論如何也要堵住這個致命的缺口,將華夏這頭已然破閘而出的鋼鐵猛虎,重新擋在半島的頸部,哪怕用人命和裝備去填,也要填平那條被22師撕開的血路!
然而,沒等自由聯盟手忙腳亂調集的援軍完全展開,沒等他們策劃中的大規模反撲付諸實施,一個更龐大、更令人窒息的力量已然從蔚藍的海洋上降臨,徹底改寫了戰區的力量平衡。
一直在南海郡和三沙市海域保持戰略存在、如同深海巨獸般蟄伏的華夏航母戰鬥群——“南海郡”號、“東莞郡”號、“湛江郡”號,
以及原本作為戰略預備隊、此刻毅然前出的“桂州”號、“海州”號、“崖州”號,共六個龐大的航母戰鬥群,開始以戰鬥隊形向前機動。
它們劈開深藍色的海浪,如同移動的鋼鐵山脈,帶著無可匹敵的威嚴,向半島周邊海域壓來。
艦載空天戰鬥機如同離巢的蜂群,以極高的頻率起降,進行著高強度、實戰化的攻防演練,劃破長空的呼嘯聲是對所有潛在對手的嚴厲警告。
更令人矚目且心寒的是,在這些巨艦的周圍空氣中,因能量過度充盈而產生了微妙的光線扭曲現象,
若隱若現的淡藍色能量護盾光芒如同蛋殼般包裹著艦體——這是足以抵禦絕大多數常規導彈甚至戰術激光攻擊的能量護盾。
而那粗壯得令人望而生畏的艦首戰略級激光主炮和超長身管的電磁軌道炮,和離子炮,則如同巨獸冰冷的瞳孔,死死鎖定著遠方的大陸和天空,無聲地訴說著其毀天滅地的恐怖威力。
它們的行動,不需要任何外交照會或公開聲明,其本身就是一個清晰無比、強硬至極的戰略信號,精準地投射在自由聯盟指揮官的屏幕上和心頭:
任何試圖對半島南部華夏地麵部隊尤其是突前的22師)發動大規模攻擊的行為,無論來自地麵還是空中,都將遭到來自海洋的、毀滅性的、毫不留情的戰略級打擊!
華夏海軍的強勢介入,以其壓倒性的海上控製力,有效地遏製了自由聯盟試圖利用其尚存的海空優勢進行瘋狂反撲的企圖,為葉萬疲憊但勝利的部隊撐起了一把堅實的保護傘。
但就在華夏逐漸掌握馬來半島戰局主動權,形勢一片大好之際,遙遠的西方,那個一直冷眼旁觀、實力與華夏、自由聯盟鼎足而立的第三極——天竺聯邦,終於不再保持沉默。
它看準了華夏主力被牽製在東方、力量投射出現短暫空隙的時機,毅然選擇了下場。
天竺在安達曼海空大戰損失慘重,他一百個不願意和華夏神國再戰,但是它鯨吞整個南中半島,也讓他心生恐懼,不得不和自由聯盟站在一起,對抗華夏神國。
部署在孟加拉灣的、規模駭人的天竺歐羅巴聯合艦隊擁有德裡、孟買、班加羅爾、金奈、加爾各答、巴黎、柏林、倫敦共八個航母戰鬥群),
突然毫無征兆地,高調宣布舉行“最大規模”海上聯合演習。
其艦載機活動範圍急劇擴大,挑釁性地逼近國際航空線,甚至有幾架戰機刻意以極危險的距離,擦著華夏控製下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依達林海岸線)的防空識彆區邊緣飛行。
這一舉動充滿了赤裸裸的戰略脅迫意味。
天竺海軍這支龐大的力量,其實力足以嚴重威脅甚至徹底切斷華夏賴以生存的印度洋航線——這條輸送著能源、礦產和貿易的海上生命線。
一旦被切斷,對華夏的經濟和戰爭潛力將是致命打擊。華夏最高統帥部不得不立刻從南線的樂觀情緒中冷靜下來,高度重視並緊急評估來自西麵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戰略壓力。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幾乎與此同時,最高統帥部接到緊急情報:自由聯盟在扶桑九州島和南呂宋棉蘭老島集結的大規模兩棲登陸部隊——
總數超過二十個師的重兵集團,已經全部進入最高戰備狀態,登陸艦艇開始集結,補給物資加速裝運。
其真實的戰略意圖瞬間變得迷霧重重:這究竟是牽製性的佯動,迫使華夏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