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徹底截斷印區援軍,北軍又派出了第三路隊伍,從西麵襲擊印區的孟城。
孟城港口外。
海城號號戰列艦的蒸汽輪機在淩晨四點開始轟鳴,八台鍋爐同時加壓產生的震動沿著鋼鐵甲板傳導到艦橋。
艦長解開風紀扣走到海圖桌前,作戰參謀立即將三色鉛筆遞到他手邊。
"艦長,第三驅逐艦支隊已經完成雷區清掃。"
陸戰師長摘下沾著露水的海軍鬥篷,指著海圖上新標注的綠色箭頭。
"陸戰隊兩個營正在cvp登陸艇待命。"
艦長用圓規在海圖上劃出半徑十八海裡的半圓:"岸防炮最大射程多少?"
"根據上個月加爾城戰役的數據。"arkxiii型9.2英寸岸防炮,最大射程十五海裡。"
"通知各艦保持十六海裡間距。"
艦長在科巴要塞位置畫上紅叉。
"讓偵察機再確認一遍潮汐數據。"
艦橋右側的航空指揮台突然亮起紅燈,穿著黃色馬甲的引導員揮舞熒光棒。
伴隨蒸汽彈射器的轟鳴,三架水上偵察機從鎮海號後甲板升空,機翼下掛載的鎂光彈在夜幕中劃出銀線。
陸戰師長摸著下巴上的刀疤感歎:"當年要有這些家夥,倭人當年哪會在北境這麼囂張。"
"報告!"
通訊兵扯著電話線衝進艦橋。
"廣城號請示主炮裝藥類型。"
艦長接過通話器:"一號炮塔用91式穿甲彈,二三號炮塔換燃燒彈。"
他轉身對槍炮長豎起三根手指。
"先撕開烏龜殼,再燒了他們的眉毛。"
艦橋頂部的火控雷達開始旋轉,綠色掃描線在示波器上跳動。兩名操作員戴著耳機報告參數:"目標方位273,距離米,橫風每秒4米。"
"讓小夥子們活動下手腕。"
艦長對正在檢查測距儀的女觀測員抬了抬下巴,"小蘇,打偏超過五十米就罰你洗全艦廁所。"
馬尾辮在海軍製服後擺晃動著,小蘇把眼睛貼在二十倍鏡上:"放心,我拿過沈城炮兵學院狙擊科第一名。"
此刻的科巴要塞頂層觀測台,印區指揮官正用鍍銀懷表核對潮汐時間。
印區少校捧著銅質星盤欲言又止。
"有話就說,彆像個娘們似的。"
指揮官往h河水裡加了塊冰。
"長官,潮水比預測早漲了二十分鐘。"
少校指著海麵逐漸漫過礁石的白色泡沫。
"這可能影響..."
"影響個屁!"
印區指揮官把杯子砸在花崗岩護欄上。
"十二門9.2英寸炮足夠把北軍人送進海底喂魚!"
震耳欲聾的炮聲突然撕裂晨霧,但聲音來自海平麵另一端。
印區少校撲到炮隊鏡前時,瞳孔裡倒映出六道赤色流星——那是三艘戰列艦主炮齊射的彈道軌跡。
"防衝擊!"
印區指揮官剛喊出口,第一發406毫米穿甲彈就鑿穿了四米厚的水泥頂蓋。
觀測台的地板像煎餅般隆起,少校被氣浪掀飛撞在保險櫃上,碎裂的軍裝露出裡麵繡著梵文的護身符。
第二發炮彈精準鑽進電梯井,沿著垂直通道貫穿五層工事。
正在地下二層搬運彈藥的印軍突然發現頭頂鋼板發紅,還沒來得及逃跑就被三千度高溫氣化成扭曲的影子,在牆上留下十幾具人形焦痕。
"上天啊!這他媽是什麼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