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放下竹筐,慢悠悠地從懷裡掏出旱煙袋,吧嗒了兩口,渾濁的眼睛似乎不經意地掃過曾銘:“雨大,歇歇腳再走不遲。”
暗號對上了!曾銘強壓住激動,低聲道:“雨大,傘小,怕淋濕了要緊東西。”
老農磕了磕煙袋鍋,聲音壓得極低,幾乎淹沒在茶館的嘈雜和雨聲中:“哪條巷子的屋簷漏了?”(意指哪個地點出了問題)
“廣發雜貨鋪,隔壁瓦匠說的,來了生麵孔看地基,像是官麵上的人,帶著東洋尺。”曾銘語速極快,含義隱晦但對方必然能懂。
老農(實為津塘站負責緊急聯絡的交通員)聞言,夾著煙卷的手指微不可察地抖了一下,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銳利,但立刻又被渾濁掩蓋。他重重吸了口煙,緩緩吐出:“曉得了。多謝後生提醒。這雨一時半會兒停不了,路上滑,早點回家,關緊門戶,莫要多管閒事。”
說完,他不再看曾銘,仿佛隻是和一個陌生人進行了短暫的閒聊。
他拿起竹筐,重新戴好鬥笠,佝僂著身子,一步步蹣跚地走出了茶館,很快消失在迷蒙的雨幕裡。
曾銘知道,消息已經送達。
他不敢多留,立刻放下茶錢,也起身離開,心臟仍在砰砰直跳,但一股沉重的使命感稍得緩解。
接下來,就看津塘站自己的了。
他必須立刻返回藥鋪,表現得一切如常,絕不能引起任何懷疑。
...
與此同時,津塘站內部,新任站長“漁夫”在接到緊急預警信號後,已經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他剛剛接手工作,正在熟悉人員和網絡,吳敬中離津前雖有過交代,但千頭萬緒尚未完全理順。這個預警來得突然而尖銳。
要求一直潛伏的‘財神’曾銘,忽然冒險,親自傳來的關於“廣發雜貨鋪”被特高科監視的消息帶到時,“漁夫”驚出了一身冷汗。
“廣發雜貨鋪”是他近期還未來得及全麵核查的備用點之一,但確實仍有少量非核心交通員會使用!
吳敬中離津前曾暗示過這個點的安全性需要重新評估,但優先級不高。
沒想到特高科動作如此之快!
“消息來源可靠嗎?”“漁夫”的聲音冷靜得可怕,目光如鷹隼般盯著眼前的交通員。
他是個經驗豐富的老特工,深知在這種時候,任何誤判都可能致命。
“絕對可靠!‘藥鋪夥計’從未出過錯,而且這次是冒了極大風險直接啟用最高預警。他描述的情況細節,與我們外圍觀察到的零星異常能對上!
特高科的人偽裝得很像,但‘看地基’、‘東洋尺’這些隱語,指的就是技術偵察和測量監視!”交通員語氣急促而肯定。
“漁夫”不再猶豫。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立刻執行“斷尾”預案!
首先,所有與“廣發雜貨鋪”有可能關聯的人員、線路,立即進入靜默狀態,終止一切預定聯絡。
其次,命令通過最隱蔽的緊急通道發出,通知“廣發雜貨鋪”內可能尚不知情的人員,以“老家急事,速歸”的暗語,要求他們在五分鐘內以最自然的方式離開,前往不同的指定緊急集合點,但集合點本身也隻是中轉,會有專人引導他們進一步分散撤離。
剩下的就是最難的,撤離前,必須利用這短暫的幾分鐘,徹底銷毀店內所有可能涉及機密的東西,資料、膠片、密碼本、特殊的賬簿記錄、甚至某些特定規格的信封信紙。
焚燒、衝入下水道、或投入灶膛徹底燒毀。銷毀過程容易被發現,敵人一旦起疑,就會立刻抓捕。
評估所有近期與“廣發雜貨鋪”有過間接接觸的人員和站點,根據需要做出不同程度的預警或暫時靜默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