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怎麼看?”戴笠將電文遞給幾人,目光銳利地掃過他們的臉。
幾人仔細閱讀後,臉上都露出了震驚和難以置信的神色。
“局座,此事……太過匪夷所思。”一位老成持重的分析員謹慎開口,“日本雖狂妄,但直接攻擊美國本土基地,無異於以卵擊石……不過,津塘‘漁夫’這條線,曆來可靠,吳敬中提供的情報多次驗證準確。而且,近期我們截獲的日軍電文和觀察到的物資調配,確實有支持其南下意圖的跡象。”
負責對美聯絡的特務則說道:“局座,美國人一向高傲,若通過常規外交途徑示警,他們很可能置若罔聞,甚至懷疑我們的動機。但如果我們能通過隱秘情報渠道,提供足夠細節,引起他們內部重視,或許……”
是啊,自己說了日本人未必信呢。
如果美國人不重視這個情報,導致他們的本土遭到攻擊,那美國人.....
戴笠沉默良久,眼中精光閃爍。
他想起吳敬中多次強調其近期確實有異常的大規模物資調動。這一切,都增加了這份情報的可信度。
這是一場豪賭!賭贏了,名利雙收。
賭輸了,也無所謂,找個人背鍋就行,再說黨國丟人的事,常有,這點失誤算不了什麼。
最終,對巨大功勳的渴望和對吳敬中這條線價值的信任,壓倒了疑慮。
“立刻行動!”戴笠下定決心,命令道,“第一,將此情報列為‘燭龍’級絕密,知情範圍嚴格控製。第二,用我們與美國戰略情報局(OSS)前期建立的那條單線、絕密聯絡渠道,將情報核心內容傳遞過去。注意措辭,表明這是我們通過潛伏在日方核心的‘高級鼴鼠’獲取的戰略預警,供其參考驗證,不必提及具體來源。第三,通知‘漁夫’,情報已收到並處理,令其高度戒備,靜待局勢發展。”
“是!”幾人領命,立刻分頭行動。
……
數日後,美國,華盛頓。
幾份通過特殊渠道轉來的、語焉不詳卻指向明確的警告,被擺到了部分美國情報官員的案頭。
由潛伏在中國的自籍情報人員,有國民黨的軍統,內容直指日本可能對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但都沒有太多實際證據支撐。
然而,此時的美國內部,孤立主義情緒依舊濃厚,主流判斷認為日本更可能進攻東南亞殖民地,直接攻擊美國本土基地被視為“可能性極低”的冒險行為。
加之這份情報來源模糊,未能引起最高決策層的足夠重視,隻是在相關部門的浩繁情報中,被歸類為“需進一步核實”的線索之一。
曆史的慣性巨大,傲慢與偏見,以及錯綜複雜的官僚體係,使得這份用巨大風險換來的預警,並未能扭轉既定的軌跡。
……
時間在緊張的等待中,一天天過去。
龍二在津塘,表麵一切如常,依舊周旋於藤田、吉田、中島芳子之間,打理著龐大的生意,整頓著彆動隊。但他內心的弦卻越繃越緊,暗中加快了物資轉移和隱蔽的步伐。
吳敬中則如同潛伏的獵豹,減少了所有不必要的活動,靜靜等待那石破天驚的一刻。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時間),清晨。
巨大的爆炸聲打破了珍珠港的寧靜,日本海軍航空兵的炸彈如同雨點般落下,美軍太平洋艦隊遭受重創!
消息通過電波,瞬間傳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