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林香織所說的那本《加藍詭譚》,季缺迅速確定了這些被蠱惑的人的共通點。
這些人無一例外全部看過這本《加藍詭譚》。
通過清氣司的調查,這本《加藍詭譚》是最近半年才流傳開來的。
其實京城一直流傳著各種閒書,其中最多的就是各類豔q記,什麼和尚降魔豔q記,門房風流記,總是越是離譜的流傳得越廣。
畢竟百姓生活艱辛,唯有靠這些書籍來慰藉心理。
可是最近半年來,不知何時京城裡掀起了一股看詭書的風潮,其中故事大多以恐怖刺激為主,外加一點那種內容。
這種事早已見怪不怪,誰也沒有多想,誰曾想這一查下來,才發現這本《加藍詭譚》流傳得最廣,從寧府這種大戶人家都有這書就可以看出。
此書據說是一位雲遊僧人遊曆四方搜集而來的見聞,有的甚至以親身經曆的角度來寫,給人一種真實之感。
就是因為這份真實感,讀起來才特刺激,所以它才大受歡迎。
看過此書的人,對那種古怪的戲曲肯定有印象,而這些人如果去聽了這種類似的戲,那就可能中招。
季缺忍不住分析道:「難道是心理暗示?」
季缺斬殺的那隻邪祟很快被清氣司的人肢解研究起來,初步得出的結論是一條蜈蚣。
一條很大的蜈蚣,腦袋上擠滿了人臉和人眼,軀體內部也有類似的眼睛。
這些眼睛聚在一起,很容易影響人心神,即便林香織這種修行者都不例外。
之前那個戲院早已人去樓空,不知所蹤,而《加藍詭譚》流傳甚廣,要找到始作俑者無異於大海撈針。
清氣司有官員甚至分析,這書會不會就是這條被殺死的蜈蚣寫的。
因為他們通過觀察,發現這隻大蜈蚣已被拆解成很多塊了,可有些碎塊依舊能動,甚至還有些小心思,比如可能會偷偷咬人,顯得十分聰明。
於是他們認為這隻蜈蚣精說不定就那寫書的雲遊僧人變的也說不準。
季缺和林香織釣魚執法阻止了這一件惡事,卻不知道有沒有抓到凶手。
結果這時,寧紅魚帶著一位身材和她近乎一樣火辣的女人過來了。
離王?
季缺臉盲,記憶不算好,可對這位異姓王印象不俗。
緣於能和女上峰身材平分秋色的女人實在很少。
「這桉子你們辦得不錯,走,跟我進宮,陛下要見你倆。」
聽到這裡,林香織趕緊說道:「我也想去,那天破桉有我。」
離王點了點頭,一臉欣賞道:「你這餌兒確實不錯,不過陛下如今隻想見他倆。」
說著,就帶著季缺和寧紅魚走了。
林香織一個人站在風中淩亂。
什麼叫餌兒,那天明明我是主力,他才是翅膀好不好?
對於大盛朝這位站在權力頂峰的男人忽然要見自己的事,季缺還是稍感意外的。….
在北地,他著實已是一號人物,無論是降魔樓分樓內外,亦是北地的大小宗門內,說話辦事都有一定份量。
可在這京城,他確實是個實打實的新人,非要說身份的話,那就是寧家小姐的相好。
他沒有料到,自己不過剛來搞定了一個唱戲的蜈蚣,就得到了皇帝的召見。
同時,他也聞到了麻煩的味道。
進宮麵聖的步驟並不如想象中繁瑣,相反很簡單。
離王帶著季缺兩人來到了一處雅致的偏殿,中途一個太監宮女都沒見到。
偏殿裡,一個身著黑色便服的中年男子就坐在那裡
。
男子麵容並不如何出眾,甚至可以說十分平凡,可他隻是坐在那裡,就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氣質,讓人不敢直視。
季缺正在琢磨該如何行禮,結果皇帝盛玉已揮了揮手,說道:「不必多禮,這次是朕有求於你們。」
羅列的桌子上分彆擺著瓜果美酒,季缺三人入座之後,一場仿佛拉家常般的交流就開始了。
在講正事前,皇帝陛下自然是好好誇獎了一番寧家,表述了它對王朝的助力,並回顧了一下先祖曾向寧家借錢的事。
這自然是為了套近乎,不過皇帝求人自然不會就隻是說說,而是親自開口道:「如果這事能成,就是朕欠了寧家一份恩情,如果有事朕能幫忙,自然會儘力。」
皇帝作為站在權力巔峰的男人,說的話自然不會是空頭支票,隻是可見他遇到的麻煩估計真的很麻煩。
這世上還有什麼讓皇帝都不好解決的麻煩。
之後,皇帝盛玉再次訴說了一次養龍譚的怪事,果不其然,和季缺那晚遇到的那隻大蜈蚣有些聯係。
那些中招百姓的家屬,夢見的是家人體內長滿了眼睛,而皇帝陛下夢見的是養的那條老龍長滿了眼睛。
這個時候,離王介紹道:「那條你斬殺的蜈蚣,清氣司已找到了有關卷宗,那可能是傳說中的‘觸龍,。」
「觸龍?」季缺疑惑道。
「觸龍非龍,正如你所說,是一種蜈蚣。相傳這種蜈蚣生長在天上的一棵樹上,如果有龍在樹上休息,它會嘗試鑽進龍體裡,寄生在其中,長久以往,龍就會逐漸腐化,被它控製,這和陛下描述的情況很像。」離王認真說道。
季缺和寧紅魚不由得互相看了對方一眼。
因為聽到離王口中那棵長在天上的樹後,兩人都不由自主想到了那棵祖樹。
皇帝陛下儼然也是剛聽到這個消息,忍不住說道:「你的意思是,有人在養觸龍害朕的龍,可是那觸龍在天上又怎麼來到了凡間?」
季缺和寧紅魚都沒有說話,但猜測這說不準和異物會,甚至和天上的神仙有關。
「你倆這種事接觸得多,怎麼看?」皇帝問道。
「如果那條龍真的出了問題,陛下準備怎麼做?」….
「救不了的話,隻有殺了。」皇帝盛玉神情複雜道。
最終,四人商議了該怎麼做。
皇帝找來季缺和寧紅魚兩人,除了看中了兩人對付邪物的能力,還因為他們是「新人」。
這件事如果被人做了文章,恐引起不小的動蕩,而讓他們兩個新人出手,是最合適不過了。
季缺他們的目標是下去查看一番情況。
這個時候,季缺和寧紅魚已經看起來了養龍潭的卷宗。
寧紅魚知曉養龍潭的存在,卻不知道這龍潭下麵還有一座古墓。
皇宮裡有古墓這種事其實算罕見,可也能理解,因為不管曆朝曆代的死人與活人,都喜歡風水聚集之地。
這古墓是大盛朝第三代皇帝發掘和建造的,也就是從這代帝王開始,盛朝皇族才有了養龍的曆史。
因為那裡有濃鬱的龍氣。
第二天清晨,季缺和寧紅魚就準備下水了。
水色幽綠,一切儘顯幽邃。
潭水邊種著一排雪梅,隨風抖落,落下一片粉嫩,宛若畫師點下的粉彩。
季缺和寧紅魚不再猶豫,徑直跳入水中,宛若一對投湖殉情的情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