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外麵很冷,但車內空調大開。
才加身不久的羽絨服扔到一旁,露出修身毛線衣,兩個姐姐身材都不錯的。
深城呆久了,一向都是單衣,現在穿多了,感覺呼吸都不太順暢,很不舒服。
“果然,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
徐曉清這六姐重重的舒了口氣,語氣裡有幾分慚愧。
五姐看了小妹一眼,沒有理會這女人的矯情。
這一次衣錦還鄉,她還想著怎麼亮瞎那些人的眼呢?
弟弟送的首飾箱裡放著呢,回家一定要都戴上,早上在路口喝豆漿,她也可以喝一碗倒一碗。
從武城到陽縣大約有一百七十多公裡,如果全程高速,兩個小時足矣。
可是在這時候,高速路並不太多,這段距離,有一百公裡高速,七十公裡省道,三個小時都不太保險。
隻是越是離家近,越是有種近鄉情怯的沉默,一路說個不停的六姐,看著車窗倒飛的街道,開始越發的熟悉,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她不再說話了。
小時候在村裡長大,十歲的時候被在縣城工作的父親帶到了縣城讀書。
那個時候,隻有他一個人跟在父親身邊,母親與眾姐姐,還有弟弟都在村裡。
一直等到父親退休,用一生的積蓄在縣城城鄉交合處購置了一間老房子,這才將家人全部接了過來。
村裡的房,縣郊的房,都是一樣的。
石頭地基,半腰青磚,然後就是土磚加壘,木梁長條,加蓋黑瓦,典型的鄉下老房,隻不過地址有了變化,從村裡來到了城郊。
相對起來,村裡住得更舒服一些。
因為城郊這些當地村民,很是排外,幾年後,隨著城郊迎來發展,這種跡象更是加劇,生怕他們這些外來人,多占一寸地基,左右鄰舍相處多年,沒有朋友之情,隻有冤家對罵之事。
再加上老爸是一個老實人,老實人在哪裡,都受欺負。
當然,窮人受欺負,也因為當時家裡太窮了。
老爸這人當兵出身,沒有什麼手藝,退休之後,租地種菜,養活家人。
一直到八十歲了,他每天都得扛把鋤頭去地裡轉轉,不然就渾身不舒服,這輩子,他與土地結緣,離不開莊稼。
怎麼說呢,哪怕房頂上有一把土,他都會撒幾顆種子的人。
到家的時候,都快下午五點了,深城這個時間點,還大亮著呢,可家鄉因為天氣的原因,黑沉沉的,天都快要黑了。
車子停在家門口的曬穀坪上。
因為這曬穀平靠路邊,最後慢慢值錢了,還被村委收了回去,記得當時老父親難過了很久。
而在老家村裡,大家約定成俗,自家的曬穀場,就是自家的,哪裡像城裡人,心眼如篩孔,老爸這樣的老實人,怎麼玩得過他們?
車停下,兩姐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之間都沒有急著下車。
看兩人臉上緊張的樣子,徐東都有些無語。
兩位大姐,到家了,乍這表情?
石砘,木門。
從門口走出一抹人影,很熟悉。
“是小弟……”看到熟悉的人,兩姐姐這才驚喜叫出聲來,迅速的打開車門下了車。
“小弟!”
兩姐姐上前,一人一隻手把小弟拉住了。
徐東記得當初與兩個姐姐久彆重逢,她們都是壓抑不住,給了一個狂熱的抱抱。
幾位姐姐對他們兄弟,終是有少些的差彆,外人看不出,但徐東能感受得到。
徐東下了車,看到徐東的那一刻,小弟臉上的表情大變。
甚至有些失控,大聲的叫道:“爸,媽,哥回來了。”
下一刻,他掙脫了兩姐姐的手,朝著徐東奔了過來。
這就是小弟徐陽,家裡最小的孩子,比他這個哥哥徐東高了一個頭,站在徐東的麵前,他得低著頭說話。
不要看這弟弟長得高,但是被他打著長大的。
臉上有驚喜,有激動,有久彆之後相聚的親情撫慰。
“小弟,好久不見。”
“哥——”眼角一抹晶瑩,想來這會兒,小弟的心情很激蕩。
一臉滄桑,一身素樸兩個老人出現。
“爸,媽,我們回來了。”兩個姐姐上前,一人拉住一個。
但兩個老人的眼睛,都看著兩女身後的徐東,他們的兒子。
徐東要平靜很多,招呼道:“爸,媽,我回來了。”
兩老顯得很激動,手似乎都在顫抖。
“東東,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媽一直盼著你回來,沒耽誤你工作吧?”
這一刻,兩個老人眼裡,隻有徐東。
這或許已經成了他們生命中的一種習慣,有些東西,刻在骨子裡。
“小陽,過來拿行李,姐給爸媽,還有你買了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