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守夜,這也是傳統,對於春節晚會,徐東興趣不大,不過還是陪在一起,說說話也好。
午夜十二點,新年到了,開門放鞭炮。
徐東的手機,開始“滴滴”個不停,各種新年的祝福短信如潮水般的湧來,手機都差點發熱死機了。
幾個股東相互間也發了問候,徐東當然不能失禮,也送去祝福。
至於其他人,設置了統一回複了,不然忙不過來。
這一刻的時光,應該是屬於女朋友的,徐東回房與曾離煲起了電話粥,以撫慰彼此身心的思念。
第二天,徐東還沒有起床呢,外麵已經熱鬨起來了。
鞭炮聲,孩童嬉鬨聲,汽車鳴笛聲,自行車的響鈴聲,各式各樣彙雜在一起,組成了市井之間,最具有人間煙火的奏鳴曲。
“哥,快起床了,姐姐與姐夫們都來了。”
徐東看了看手機,才九點不到的樣子,這樣冷寒天氣,真虧了這些走親戚的,當年他也是這麼過來的。
慢悠悠的起床,穿衣,出來洗漱。
家裡已經是蘿卜頭滿地跑了。
大姐,二姐,三姐都來了,當然還有姐夫與他們的孩子。
大姐三個孩子,兩子一女,兩個哥哥一個妹妹,最大的兒子年紀都與小弟差不多大了。
二姐也是三個孩子,一子兩女,兩個姐姐一個弟弟,小兒子才五六歲的樣子。
三姐隻有兩個孩子,一子一女,年紀都不大。
至於四姐家,四姐夫也帶著孩子過來了,一哥兩妹,兄妹三人。
十幾個孩子圍在老爸身邊,索要紅包呢?
老爸分發早就準備好的紅包,樂得直嗬嗬。
老爸的紅包不大,每個十塊錢,也就意思意思。
“都過來,大舅給你包個大的。”徐東也準備了,每個紅包兩百塊,在這個時代算是巨款了。
“小陽,這是你的。”唯一一個大的,是給了小弟,這幾年他不在,小弟在家照顧爸媽,挺辛苦的。
徐陽高興的接過,打開一看,整整兩千塊,喜得不得了。
按照拜年傳統,年初一是需要去外婆家的。
所以姐姐與姐夫他們都來了,徐東也需要去自己的外婆家,徐東的外婆家在下麵的鎮上,有四十多公裡,以前來去需要一天。
今天難得能與姐姐們相聚,他隻能等明天再去。
這樣的聚會很難得,下次也不知道要等猴年馬月了。
把手機當成新年禮物送出去後,每個收到的人都眉開眼笑,好話說個不停,不管心裡怎麼想,至少這一刻,氣氛很融洽,很溫馨。
特彆是四姐夫,拿著鑰匙開著新車出去兜了一圈之後,回來對徐東百般討好。
“姐夫,我與四姐交待的事她與你說了吧,你有什麼想法?”
“其實我大哥早就勸過我了,隻是一直擔心打不開局麵,我又不是一個人,一家子人呢,不過現在有了大舅子支持,我決定過完年,就來縣裡找門麵,儘快的搬過來。”
“還有建房子的事,你不用擔心,我大哥有個好朋友在房建局當官的,一定沒有問題的,再說這也屬於舊房改造,本來就有這樣的政策。”
徐東帶著四姐夫,在房子四周轉了轉,大概的說了一下規劃。
“這裡,這裡,還有這裡,統統買下來,辦好土地使用證,然後用院子圍起來,大門可以開在這裡,坐北朝南,位置剛好。”
四姐夫說道:“這房子得花不少錢,還有老家的,老家倒是能便宜不少,縣裡人工高,鄉下人工低……”
“對了,裝修你準備怎麼搞?”
“鄉下的房子簡單點,做點壁櫃,水電走通,再刮個大白,鋪點便宜磁磚就行了,還要弄些桌椅板凳啥的。”
“這裡的房子嘛,你看著辦,按自己的心意就好,以後會是你與四姐住在這裡,好好弄一弄。”
“沒問題。”
徐東的話說得很明白,縣裡的房子要建得漂亮,裝修也要漂亮。
忙了一整天,終於將人送走了。
還是像昨天一樣的,四姐留了下來。
因為大家商量好了,初二徐東帶小弟,還有兩個老人一起去外婆家,而姐妹三約好去逛街。
像拜年這種事,一般都是男人的事,隻有家裡沒有男人的才讓女兒代替。
哪怕男人沒空,讓媳婦代替都比女兒強。
如果全家出動,捎帶女兒又是另一種說法了。
這也是為何,越是鄉下的地方,越是重男輕女了,都是這些無形的傳統,影響著他們的思維,對所謂傳承刻在骨子裡的重視。
徐東作為新一代的年青人,沒有這樣的想法,隻是身處其中,他也無力去改變這一切。
第二天,徐東吃過早餐,帶三個家人開車離開了家,開始了緊張的新年走親戚之路。
家裡的親戚比較多,往年要是天氣不好,都能延到正月十五。
自己家的車坐起來,就是感受不同。
坐在副駕駛室的小弟,看著熟悉駕駛的徐東,滿眼都是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