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白小塵家裡是不能進的,就算偶然出現,也不會有什麼危險。
因為‘妹妹’是未成年,受到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
但很顯然,‘妹妹’是未成年,唐月卻不是未成年。
唐月作為一個異世界的社畜,早就習慣朝九晚五打工人的日常生活。
年齡保密。
總之,早已成年。
ps:東方聯盟的成年標準是18歲,西方聯盟的成年標準是20歲。)
早年間東方聯盟和西方聯盟儘管為了人類利益,展開了全麵合作,但在sss級的規則設計上,還是有一些小動作的。
比如,同在【未成年人保護法】和【環境保護法】的規則保護下,西方城市的孩子們能夠比東方城市的孩子們多兩年相對安全的成長時間;東方城市則是能夠在,比西方城市所建造【高牆】更加厚重的【城牆】裡生活。
西方聯盟覆滅前,把賭注押在了孩子們的身上,‘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由大人們承擔主要壓力,讓孩子們在更加殘酷的環境下得到更好的成長。
東方聯盟崩潰前,則將賭注壓在穩定生產上,儘可能保證基本盤,資源統一管理分配給少數人,主張‘先強帶動後強’。
令人感到反差的是,以那個時期,東西方聯盟的文化來說。
西方聯盟的強者文化,更注重個人英雄主義,弱化團隊意識。
東方聯盟的強者文化,則是更注重團隊合作,個人為團體讓步。
可當人類即將滅亡時,得到兩個龐然大物留下遺物的新官方勢力,卻走向了完全相反的道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西方聯盟留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隻是一個開始,在西方聯盟落幕後,在那個龐然大物上新出現的各個城市,後續的政策也偏向於整體曆練,主打要給所有孩子一個公平自由的機會。
東方聯盟留下的【環境保護法】,東方城市建立後,利用留下的資源,書寫了無數疊盒子的【規則紙條】,主打先推行少數精英政策,保證生產,資源集中化,圍繞強者來打造環境。
總而言之,由於唐月不是未成年人。
白小塵得以在家裡看到了有一定危險的【寵物】。
這是一隻黃狗,怪談衍生物。
表麵上,它的陣營目前是【中立】,不主動傷害人類。
實則,是一隻怪物。
關於‘它’的規則還沒完全生成,陣營暫時不能轉為【敵對】,‘它’還不能對人類造成襲擊。
這個時候,白小塵其實可以激活【身份】後,直接把它扔出家裡。
就此輕鬆解決問題。
要激活身份,不然的話,直接接觸會被【寵物】吸取認知,規則立即生成。
根據被吸取的認知值,【寵物】會對你進行【認主】。
這一過程中,一共有三種狀態和兩個中間態。
【敵對】→【敵對且中立】→【中立】→【中立且寵物】→【寵物】。
中間態,其含義是:
以【敵對且中立】進行舉例。
在某種狀態下,它是【敵對】的。
另外一些狀態下,它又是【中立】的。
【中立】並不意味著安全,【中立】狀態下的寵物如果認知值攝取不夠,也可能會根據寵物性格發生向主人發起襲擊,索要認知值的情況。
獲取認知值的過程,可能會對主人造成傷害。
【寵物】狀態是安全的,甚至會主動保護主人,以及家裡的小主人。
一些家裡有孩子的人類,倒是願意在家裡養上一隻【寵物】。
自己不在家的時候,【寵物】也能承擔起保護孩子的責任。
【寵物】畢竟是a級怪談的衍生物,尋常的危險,它都能解決。
哪怕是不小心違反了規則,【寵物】也能以自身被汙染為代價,保護下受到保護的人。
‘被汙染’這個狀態,主要影響的是【中立】。
汙染很嚴重時,【中立】也會變得危險。
儘管如此,【寵物】的作用仍然很大。
並且,如果提供認知值的被寵物認主的【主人】在的話,還可以消耗認知值把寵物的狀態恢複成寵物。
需要辨彆的是,一些類型的【寵物】,哪怕是【中立】【寵物】,也是很危險的。
比如,藏獒等大型犬,獅子,老虎,黑熊一類大型動物,禿鷲雄鷹之類攻擊性強的動物。
倒不是它們作為【寵物】會主動攻擊人,而是飯量大,消耗多,一般人養不起。
【貓】和【小型犬】往往是【寵物】的首選,可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也不是每個人在【寵物】到家的時候恰好在家裡。
白小塵這種情況,屬實是運氣不錯,差不多相當於沒有保底機製,出貨概率0.1的池子裡,一發十連抽就抽到了想要的ssr。
“可是,我的認知值,目前很緊張啊……”
白小塵無奈。
喜歡規則怪談:我的妹妹不對勁請大家收藏:()規則怪談:我的妹妹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