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七歲的時候。
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客觀這個詞。
卻已經了解了這個概念的含義。
大概是在一個午覺之後。
我迷迷糊糊睡了一覺。
等我睡醒後,根據睡著之前的記憶,去尋找吃的。
卻發現,吃的不在了。
而我媽在說,她在我睡覺的時候做了些什麼。
喔……原來我睡覺的時候,世界其實也是在變化和運轉的。
原來,即便我不知道的事情,也是在發生著的。
當我不用自己的感知來衡量和認知世界。
當我試圖,認知我睡夢時,世界上發生的一切時。
我懂得了客觀的含義。
事實不因主觀印象而發生改變。
人類無法感知一切。
我認知的世界,與真實的世界是存在偏差的。
白天不會因為我閉眼而天黑。
黑夜不會因為我心中充滿希望而照亮人間。
主觀臆斷,客觀真理。
從事實出發,推導過程不摻雜難測人心,方能得到真正的道理。
我為我,見我明心跡,見我知本性。
我非我,理令天演地算,得萬物真知。
非道非佛,我為理家。
道講道理,佛講佛理。
理家應該講心理,人理,生理,真理,萬物之理。
以辯證理智的客觀推論與主觀視角相互驗證,便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和外物的區彆。
見我識本心,無我論天地。
溯源解真意,求思證人生。
見我,感受自己認識一件事物的過程和規律,反思自己的作風和做法。
要通過感知自己的情緒,來認識自己的內心。
也可以通過感知自己對他人的情緒,來認識自己的內心。
通過捋清自己思考時的思維,來檢查邏輯漏洞和錯誤……
檢查之後,要想辦法把自己的邏輯過程變得清晰和嚴謹,修複自己思維的漏洞。
我做這件事的時候,年紀大概是12歲到13歲。
那時候的我還很小。
出於環境和個人原因,我的邏輯能力很差。
我發現自己很容易出現‘從眾’的行為。
就像,哪怕我父親傷害我多次。
我也會被我媽輕易說服,被灌輸父愛如山的觀念一樣。
哪怕我明知道,那不對,也會這麼認知。
直到初一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身上有著很嚴重的從眾現象。
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我初一的時候,是有自己的獨立思想的。
所以,當時的我很迷惑於,自己為什麼會產生從眾行為……
在多次自查後,我發現。
我的思維邏輯中,其實有很多的盲點,並沒能被我所發現。
就像是做題一樣,把題做出來,並不意味著掌握了這道題的全部知識點。
個人的思維,是極有可能存在盲區的。
而,個人的邏輯能力提升,一般普遍而言,往往需要家人的幫助。
這方麵,我是必然要吃虧的。
家裡可沒有這種耐心給我對應的幫助。
於是……在長久的嘗試後。
我養成了一種特殊的能力。
‘自我更新邏輯鏈’。
以自己的思維來對自己講述,對於一件事的看法,做法和邏輯過程。
我將同時具有【教導者】和【糾正者】兩個身份。
在這一過程中。
我將以被教導者的身份,接受自身邏輯鏈的講解,從而發現自身邏輯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再以糾正者的身份,按照被教導者指出的邏輯問題,進行自查。
自查出問題所在後。
依次序。
先從教導者身份,嘗試怎麼補全這份邏輯才能讓這份邏輯清晰明了。
再以糾正者的身份,按照自己發現的問題,嘗試著解析和補全邏輯鏈。
最後,將兩個角度分析出的邏輯鏈進行對比,融合。
這就是——‘自我更新邏輯鏈’。
哈哈哈,這個能力是很難培養的。
我培養這個能力,花了很久,具體多久不清楚,但應該是以月為單位計算的。
傳給你們一項‘天階思維技巧’,有耐心有天賦的可以嘗試一下。
任何人都應該能夠做到這一點,區彆隻是效率和熟練度。
這個方法,我一直在用,已經形成了一種近似本能的技能。
對於完善人格的好處很大,而且也能增強精神的韌性和意誌。
當自己的邏輯儲備不夠豐富的時候,他人的邏輯角度和方式或許可以被參考。
有效參考的主要來源——書籍和視頻。
時間太過久遠,我也不好具體說一下哪些是有用的。
目前對我有用的。
dy的‘阿沛’。
是我現在正在吸收感悟的邏輯方式。
裡麵提到的一些學習方式,很有意思。
在離開家裡之後,我終於有時間整理更新一下自己的學習邏輯了。
害……當任務排滿的時候,我很少有時間能夠在學習方麵取得提升。
我並不排斥學習,但我很排斥強製學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根本不給我整理和消化理解的時間。
隻是一味地給我增加任務和負擔。
就會讓我很難受。
尤其是,我抗議屁用沒有。
就不能按照我的節奏來麼?
啥都不懂,瞎規劃我的任務和目標。
舊版的學習邏輯已經落伍了,給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我更新一下,提升點學習能力能怎麼樣?
越說越生氣。
家裡給我定了不低的目標,我死命往前爬,家裡就死命在身後拖我後腿。
我往外爬,你們要拖我後腿,我妥協了。
我按照你們規定的方向爬,你們還要拖我後腿,就無語至極。
不懂的話,能不能彆亂管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