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心理醫生溫心的那次會麵,像一場精準的顱內手術。
溫心巧妙的將所有因係統而起的癲狂、異變、掙紮,重新解構,並貼上了一個名為“天才演員潛意識代償機製”的、無害且充滿科學理性的標簽。
陳言緊繃了許久的神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緩。
他不再覺得自己是被一個未知怪物寄生的宿主,而更像一個擁有“外掛”的天才。
那些失控的邊界,似乎被溫心用溫柔而專業的話語,重新劃定了一條清晰的警戒線。
對於“小醜”公然發出的邀請函,省專案組已經全麵介入,整座城市都處於一種外鬆內緊的高度戒備狀態。
但陳言,卻在溫心的心理疏導下,暫時將這份足以壓垮任何人的重壓與危機感打包、封存。
轉而將全部的精力與心神,聚焦於眼前這場真正決定他職業生涯走向的關鍵戰役——年度犯罪巨製,《大劫案》的試鏡。
對他而言,這既是一場通往名利之巔的挑戰,更是一種急需的、“回歸正常”的儀式。
......
京郊,一處不對外開放的頂級影視基地內。
氣氛肅殺得如同一座小型法庭。
一排長桌後,坐著決定演員命運的“審判團”。
居中而坐的,是華語警匪片大導邱濤。
他年過五十,兩鬢微霜,表情嚴肅得像是能擰出水來,一雙鷹隼般的眼睛銳利地掃視著在場每一個候選者,仿佛能直接洞穿皮囊,審視其下的靈魂。
他要的,是能用眼神點燃銀幕的真正靈魂,而非工業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精美產品。
他身旁兩側,則是幾位西裝革履的資方代表。
他們臉上掛著商業化的溫和微笑,手指卻在桌下的平板電腦上飛速滑動,屏幕上閃爍的是一個個候選演員的粉絲數據、商業價值評估、以及近期的話題熱度曲線。
他們更關心的,是能引爆流量、撬動資本、帶來豐厚回報的商業價值。
藝術與資本,在此刻構成了一座涇渭分明卻又必須共存的審判庭。
等待區內,氣氛更是壓抑。
來參加試鏡的,無一不是業內小有名氣、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的年輕男演員。
他們有的低頭默背台詞,有的反複調整呼吸,有的則強作鎮定地與身邊人搭話,但那不時瞟向主審席的眼神,卻暴露了內心的緊張與渴望。
陳言安靜地坐在角落,閉著眼,在腦海中一遍遍地回放著自己為“苗金山”這個角色構建的犯罪人格。
那是一個兼具藝術家儒雅、哲學家瘋狂與野獸殘忍的矛盾集合體。
“喲,這不是陳老師嗎?久仰大名。”
一個陌生聲音在頭頂響起。
陳言睜開眼,看到一個氣質硬朗的男人正站在他麵前,居高臨下地看著他。
男人身後,還站著一位氣質乾練、眼神精明的短發女性。
李一凡,以及他的金牌經紀人,趙敏。
作為內娛“硬漢小生”賽道的絕對領跑者,李一凡的出現,瞬間讓等待區的眾人小聲議論了起來。
他身上有種與生俱來的主角氣場,目光在與陳言交彙時,並沒有流露出明顯的敵意,卻充滿了“賽道王者”對“跨界挑戰者”的審視與誌在必得。
“李老師客氣了。”陳言點了點頭,不卑不亢。
趙敏的目光則越過李一凡,落在了不遠處的秦箏身上,臉上浮現出職業化的笑容。
而秦箏,隻是端著一杯咖啡,對著她遙遙舉杯,神情淡然,仿佛眼前這位業界最強勁的對手,不過是尋常風景。
無聲的交鋒,在空氣中激蕩出劈啪作響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