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河和父親蘇老栓分家,是在他和林清竹成親的時候。
那時候蘇長河和林清竹結婚,能娶上她這麼漂亮溫婉、賢惠顧家的老婆,是老蘇家祖墳上冒青煙。
於是,蘇老栓就在南坪村東頭給蘇長河置辦了一座小院。
新打了家具、壘了新灶台,還把家裡養了兩年的雞鴨鵝、半大的豬羊都牽了過來……
希望小兩口能好好過日子。
起初小夫妻的日子,確實不錯。
蘇長河在鎮上的農機廠上班,每個月都有幾十塊錢工資。
林清竹在紡織廠,也有二三十塊錢工資。
小日子過得有模有樣。
可好景不長,一次意外,蘇長河撞破了主任的醜事。
每天分臟活累活不說,還經常拿他當典型,全廠批評。
蘇長河年輕氣盛,哪受得了這委屈,和主任大吵一架,然後一怒辭了職。
從那以後,蘇長河就整日遊手好閒,工作也不找,農活也不乾,結實了一些狐朋狗友,成了人人厭惡的二流子。
蘇老栓知道後,差點沒被活活氣死。
他一輩子好麵子,從沒讓人說過閒話,結果蘇長河的混賬事跡,讓他在整個北坪村成了笑話,抬不起頭。
一怒之下,蘇老栓找來公社領導放下狠話,從此以後跟蘇長河斷絕父子關係,老死不相往來。
自此,蘇老栓夫婦再沒見過蘇長河,始終跟大兒子蘇明成一起過。
蘇長河的大哥蘇明成,沒啥大本事,但是人踏實,有一把子力氣。
曾經在村裡的磚窯廠上班,後來改革開放了,他看人家擺攤倒騰水果的都能賺錢,就辭了工作,開始擺攤做些小買賣。
倒騰過瓜果蔬菜、賣過襪子褲頭、修過天線、賣過江南皮革廠的皮帶……
啥買賣都乾過,但啥買賣都沒掙到錢。
蘇明成的買賣沒一個乾得長久,可他始終認為是自己運氣不好,不然憑什麼彆人做同樣的生意都能掙到錢,自己去做就虧得褲衩子都不剩。
蘇老栓看著自家兒子乾一行毀一行,氣得三天沒吃飯,狠狠地抽了他一頓。
不準他再倒騰了。
可打歸打,蘇老栓還是心疼兒子。
後來,蘇老栓托人在鎮上菜市場倒騰了個攤位,讓蘇明成夫妻賣豆腐腦、油條、胡辣湯這些東西。
日子倒也過得去。
可安穩日子過了沒兩年,蘇明成又坐不住了。
兩口子盤算著在縣城裡再開間鋪子,一人在家顧著菜市場的攤子,一個人進縣城打拚。
蘇老栓很讚同兒子兒媳的想法,雞蛋不能隻放在一個籃子裡,還出謀劃策讓蘇明成繼承祖業,開家雜貨店,賣點針頭線腦、大城市的稀罕物。
可蘇明成的老毛病又犯了,看彆人開早點鋪子熱鬨,門前絡繹不絕的食客。
這讓他看到了新商機,開早點鋪子能掙錢……
但是蘇明成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幾分本事,開早點鋪子遠比在菜市場擺攤子難得多。
想在縣城站穩腳跟,把早點鋪子辦得紅火,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稀罕的、拿得出手的獨門手藝。
各種燉菜、炒菜、葷素菜不僅僅要味道好,還要能拿得出手,夠漂亮。
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燒出來的。
首先,一個靠譜的大廚是必須要找的。
然後……蘇明成根本沒去找廚師,他整天待在盤下來的鋪子裡,將飯館的裝修做到了儘善儘美,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直到裝修完畢,媳婦告訴他要開張了,蘇明成才慌裡慌張地從不知名的山村裡,揪出來一個紅白喜宴的廚子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