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熱搜背後的文化勝利
陸硯之盯著屏幕上的財經快訊,手指在鍵盤上敲了個暫停。
金昌浩要開記者會了?行啊,那就彆怪他不講武德。
他摘下眼鏡,用袖口蹭了蹭鏡片——這動作林姐見過三次,每次之後都有人塌房。
這次也不例外。
錄音筆一按,聲音壓得低:“通稿補一句:我們不是拒絕合作,是拒絕被支配。你當中國演員好欺負?咱不拍吻戲叫耍大牌,你們逼人陪酒怎麼不說自己缺德?”
說完他直接撥通陳墨電話:“找三個懂東亞文化產業的教授聯名發聲,重點講‘服從性測試’怎麼包裝成‘專業要求’。彆整虛的,就問他們——讓女演員加戲算藝術創作,還是權力變現?”
陳墨那邊秒回:“你要搞學術圍剿?”
“不是圍剿,是科普。”陸硯之冷笑,“有些人腦子進水,以為換個地方就能繼續裝神弄鬼。”
掛了電話,他調出顧晚舟上次拒拍時的原話,一字不改地塞進一篇評論文裡,標題起得直白:《文化平權時代的表演尊嚴》。
發到文藝平台時順手點了“同步推特”,反正翻譯早被小唐設成自動模式。
剛點發布,手機震了一下。
熱搜榜跳出來:#韓方稱中國藝人破壞合作氛圍#
陸硯之嗤笑一聲。
來得好快啊,這就開始倒打一耙了?
他切後台看了眼數據流,果然,一批新賬號正集中刷“排外”“狹隘”“不尊重國際規則”。
套路老得能進博物館了——先道德綁架,再民族扣帽,最後甩鍋給“情緒化群眾”。
可惜這次踢到鐵板了。
他打開私信記錄,翻出那天視頻會議的音頻轉文字稿,把金昌浩那句“中國演員就該聽話”單獨截出來,配上中韓雙語字幕,扔進一個百萬粉的影視博主私聊窗口。
“配個BGM,《涼涼》前奏就行。”
博主秒懂,十分鐘不到,視頻上線。
播放量直接炸穿服務器,底下評論清一色:
“原來不是我們敏感,是他們真敢說?”
“這話放歐美試試?怕不是當場社死。”
“建議申遺:21世紀新型殖民話術實錄。”
陸硯之喝了口冷咖啡,皺眉放下。
這時候,演播室的畫麵切進來——他自己正坐在鏡頭前,西裝沒換,領帶依舊鬆垮,金絲眼鏡微微下滑。
主持人問:“您覺得這次衝突本質是什麼?”
他笑了笑:“我們不用製造真相,隻是把它翻譯出來。語言不通可以學,邏輯不通才是真正的障礙。”
這話一出,彈幕瞬間爆炸。
“教授這是拿嘴開炮啊!”
“翻譯?明明是審判!”
“建議這句話刻進娛樂圈名人堂。”
帳篷裡,顧晚舟耳朵貼著手機,聽得直樂。
她翹著腳晃了晃拖鞋,對著空氣說:“教授,你這句‘翻譯’說得比劇本還準。”
沒人回應,但她知道他在聽。
她懶洋洋翻身,薯片袋被壓出脆響,隨手撈過來墊腦袋底下。
手機震動,林姐發來消息:“韓方撤訴了,以後合拍項目必須雙語合同備案。”
她回了個“嗯”,順手把手機塞進薯片袋,閉眼假寐。
其實沒睡,她在等下一個節奏落地。
而此刻,首爾某間辦公室內,金昌浩正砸了第三個杯子。
電視直播畫麵定格在陸硯之那張冷靜的臉:“……真正的專業,是從不說‘你必須聽話’。”
他衝過去想關掉電源,卻發現電腦屏幕上,那段錄音視頻正在自動循環播放,右下角顯示——全球轉發量突破八千萬。
他猛地拔掉網線,又瘋了一樣插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