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未去過東北的人。
竟然能寫出如《東北民謠》這般神作,眾人對於蘇安的創作能力,又多了一絲認知。
對於那些還未收到歌的文旅而言,他們更加急迫了。
原本大家都是這麼想的:蘇安又沒來過我們省,怎麼可能寫出合適的好歌來?
但吉省文旅打了個佯。
即便從未去過某個地方,蘇安依舊能寫出好歌來。
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好。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輪到自己,這首歌沒這麼好,但有著蘇安這個活字招牌的存在,該有的熱度也不會少一絲。
這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
在“蘇安事變”的不久後,各大省級文旅廳都展開了會議。
“怎麼才能讓蘇安給我們寫首歌?”
這個問題成為了會議的重點,滇省、吉省現在還掛熱榜上沒下來了,這波熱度誰不饞啊?
即便是某些旅遊大省,也在蠢蠢欲動著,誰會嫌熱度高了?
說不定就因為一首歌,導致那些原本對自家不感興趣的旅客,突然對自家景點有了興趣也說不準啊!
細數目前被蘇安寫歌的那些省份,眾文旅發現一個共同點。
要不就是蘇安本身對這個城市有特殊的感情。滇省是他生長的地方,京城是他工作的地方,湘省是他成名的地方。
要不就是因為友情?比如說孟楚琪,到底是不是友情誰也說不準,但反正就是個人感情!
所以,要跟蘇安打感情牌!
“我們有廖澤啊!”——這是川省文旅。
“我們有周淩薇啊!”——這是浙省文旅。
“我們有趙淼怡啊!”——這是粵省文旅。
“嗯?”粵省文旅的領導發現了不對勁之處,喝道:“哪個撲該說的話?自己給我站出來!!”
還嫌這份感情不夠深是吧?
你說馬博源都比趙淼怡好啊!
簡而言之,目前的各大文旅,有人脈的都在找人脈。
沒有人脈,那就創造人脈!
……
“我這是捅了文旅窩了啊……”
這些天源源不斷的熟人找上門來,讓蘇安深刻的明白,什麼叫不患寡而患不均。
這些文旅,竟然把已經退休的授業恩師都搬出來了!
蘇安實在沒辦法拒絕,畢竟在大學期間,除了國家政策的幫扶之外,也離不開這位老師的幫扶。
但你答應了第一個,又不好拒絕下一個,劇院的同事,包括沈斌之類的首席,又或者是音協的主席,一個個都有不小的來頭。
人家把姿態都放的很低,總不可好意思拂了對方的麵子,蘇安看了眼自己目前的認可值。
【認可值餘額:403585】
已經多到用不完了,華國所有省份一人一首都綽綽有餘。
最主要的,還是各省網友的呼聲都很高。
於是蘇安全都答應了下來。
隻是人不是鐵做的,蘇安也不可能什麼事都不做,就天天給這些文旅錄歌,答應是答應了,但具體什麼時候發歌,一句話:等靈感。
“蘇安哥……”又一個人找了上來:“您最近忙不忙?我家鄉文旅想……”
蘇安看了一眼,有點眼熟,好像是劇院今年招進來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