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淌水1952》】
【作詞:蘇安/李振唐】
【作曲:蘇安】
【演唱:蘇安/孟楚琪】
從《歌者》第二期,截止到現在的總決賽,蘇安一直都是純原創。
彆說“三行情書”這種。
就連編曲、和聲編寫、混音這些,隻要跟創作有關的,幾乎都是蘇安的名字。
而這次卻是個例外,在創作者的一欄中,突然多出了一個陌生名字。
“這個李振唐是哪位?”
眾人充滿著求知欲。
這可是蘇安的作品,第一次有被彆人署名的時候啊!
還沒等到眾人有所收獲,《小河淌水1952》演出的開始,就將他們的目光吸引過去。
冷風呼嘯的聲音最先響起,伴隨著男人沉重的喘息聲,腳步踩陷雪地的“滋滋”聲。
聯想到1952這個特殊的時間點,眾人瞬間明白過來,冷風呼嘯聲來自於哪裡,這個男人又是什麼身份。
“李振唐,你咋個咯?”
“李振唐?!你咋個咯!”
伴隨著背景聲中,帶著滇省口音的一聲聲急促的呼喊。
“李振唐”是誰,已經呼之欲出。
這是抗美援朝的誌願軍戰士,是創作者,也是歌中人。
隨著女聲高亢、清亮的吟唱下,《小河淌水1952》的故事,正式拉開了它的序幕。
“1951年秋幕,
依然還未到時候可以踏上歸途,
將來凱旋之時還望妹能繼續教我美術,
隊伍現正大步向北我們身上無戎寒裝,
那天上的大雁卻似怕了鬼軍不停地撲向南方……”
1951年秋,抗美援朝的第二階段陣地戰期間。
在第一階段期間,聯合國軍並未從誌願軍手中,占到任何便宜。
聯合國軍試圖用製空權,重新拿回主動權,天上的大雁都往南飛,足以讓人想象到,當時人民誌願軍,所承受的炮火之猛烈。
即使在戰場上連連受挫。
但在聯合國軍眼裡,誌願軍依舊是群烏合之眾,先不說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就光是連穿都穿不暖的軍隊,怎麼可能贏下這場戰爭了?
但我們就是贏了。
而勝利的原因,就藏在下段歌詞當中。
……
“男自幼窮苦,
深知今之和平得來多麼不易,
若非人民軍隊家裡哪有錢可以燒柴煮米,
在穀底我常常夢見妹在唱歌臉上掛著笑,
跟月牙似的,
所以我怕我怕那砸向朝鮮的燃燒彈,
明天也會撕開家鄉的雲彩,
每次想到這我眼淚是怎麼止都止不住的流,
男勢必拿我之生命血肉來守護你的歌喉。”
唇亡齒寒!
社會主義的戰士,每個人都知道是為了什麼而戰!
信念能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啊~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當飽含著思念的女聲響起時,屏幕內外的觀眾,瞬間感到一絲麻意貫徹全身,像一根針紮進頭頂,渾身起了雞皮疙瘩。
這是靈魂層次的共鳴!
“致敬先烈!”
無數飄紅的彈幕刷屏。
但對於賀文宇直播間的二極管而言,這首歌的出現,就像是踩到了他們的狗尾巴一樣。
讓它們上躥下跳,狗吠不止。
“我們先拋開什麼家國情懷不談,你告訴我這也叫歌?”
“對啊,這是歌手的比賽!他蘇安這是在搞詩朗誦啊?這能贏還不是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