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紗帳裡,
遊擊健兒逞英豪!
端起了土槍洋槍!
揮動著大刀長矛!
保衛家鄉!
保衛黃河!
保衛華北!
保衛全中國!”
黃河的咆哮聲,也成了樂章的一部分。
這是不管從今往後再唱多少遍,也是沒辦法複刻的一個版本。
黃河的流速不會百分百的相同。
“臥槽,還好我跑廁所摸魚了,親眼見到這一幕我感覺扣工資都值(當然,真扣的話肯定不行!)”
“難怪我說景區這幾天,為什麼閉園了,感情是在醞釀大動作啊!”
“【圖片】你們隔著屏幕聽,我在現場親眼見證,雖然隔的有點遠,但那股銳氣,仿佛能直接透過皮膚,穿透我的內臟!”
“感覺這首歌一出,蘇安離成神,隻差去世這一步了,華國音樂史給他單開一頁也不過分!”
毫無疑問,這是場視聽盛宴。
《保衛黃河》作為《黃河大合唱》中最鼓舞人心的第七樂章。
以短促躍動的曲調、鏗鏘有力的節奏,全景展示出抗日軍民英勇戰鬥的壯麗場景。
合唱如同大軍壓境般,讓人感到熱血沸騰、豪邁萬丈。
而接下來的輪唱,男女聲的切換,像是江水一疊一疊的翻騰著。
目睹現場的每個人,無一不為此而驚歎著。
一首歌僅僅三分鐘不到,卻讓每個人都久久無法回神。
直到鄧院長的謝幕詞,才讓眾人回過神來。
“本次活動到此結束,在這特殊的一天,我謹代表華國大劇院全體員工,祝祖國繁榮昌盛,也願佑我中華的民族英雄能夠安息……”
歌很短,但曆史很長。
隨著謝幕詞落下,屏幕前的網友紛紛露出不舍的神情。
“就這麼結束了?下次見麵又是什麼時候啊?不會得國慶了吧?”
……
當直播結束的一刹那。
周圍那些記者,如同喪屍一般的朝蘇安湧來,都想能夠采訪蘇安,拿到第一手報道。
還好鄧院長早有準備。
讓這些記者離遠點,除了保持現場的一個演出環境外,也是為了讓這些人,來不及打擾蘇安的退場。
孩子好不容易回家了,當然得讓孩子好好休息休息,這段時間可累壞了!
當然,還有個最重要的原因。
這些官媒的行政級彆都不低,萬一采訪著采訪著,突然挖人怎麼辦?
大家都是宣傳口的同行。
都明白蘇安的重要性。
現在看來,這次的防備很成功,堪稱是密不透風!
鄧院長獨自一人,攔在了眾多記者麵前,笑道:“蘇安這段時間奔波勞碌,需要好好休息休息,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問我。”
……
……
“好好好,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