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負責特戰部隊,那麼對於神機營火器的改造,你認為應當交由何人負責呢?”
朱棣目光如炬地看著朱高熾,緩緩開口問道。
朱高熾心中暗自思忖著,他深知自己的父皇內心其實傾向於讓邱福來承擔此項任務。
畢竟,邱福是靖難之役的功臣,又是五軍營中軍左都督,位高權重。
然而,朱高熾也清楚地知曉,邱福一直以來,都是堅定地站在自己的二弟朱高煦那一邊的。
更為關鍵的是,在日後那場影響深遠的北伐之戰中,正是由於邱福的輕敵冒進,才導致整整10萬大軍,最終落得個全軍覆沒的淒慘下場。
想到此處,朱高熾無論如何都不願將神機營火藥改造,這般至關重要之事,交給邱福去操辦。
於是,他略作思考之後,沉穩地回答道:“父皇,兒臣以為神機營火藥改造,如此重要之事務,必須要尋覓到一位,絕對可靠之人,方可勝任。原本成國公朱能無疑是最為合適的人選,但遺憾的是,他已然離世。既然如此,依兒臣之見,不若將此重任托付給朱能之子朱勇吧。”
朱高熾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建議,自然有著他深層次的考量。
朱高熾知曉未來的曆史走向。
自己不在,兒子朱瞻基繼承大統之後,其二弟朱高煦竟然起兵謀反。
當朱瞻基親率大軍出征之時,正是朱勇向其建言獻策,主張兵貴神速、全速進軍,並引領大軍一路疾馳,徑直抵達朱高煦所盤踞的青州城下。
朱高煦眼見朝廷大軍兵臨城下,氣勢如虹,心生畏懼,最終隻得乖乖出城投降。
由此可見,朱勇此人不僅具備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敏銳的戰略眼光,更是對皇室忠心耿耿。
因此,將神機營火藥改造這一重要使命交予他來執行,朱高熾感到十分放心。
令人惋惜的是,自己那孫子朱祁鎮,竟然在宦官王振的蠱惑與教唆之下,妄圖效仿先輩們那般威風凜凜地禦駕親征。
未能洞察到王振的私心雜念以及其拙劣的指揮才能,最終導致了一場災難性的潰敗。
朱勇和永順伯薛綬率領著四萬雄師匆匆趕赴戰場救援,在鷂兒嶺與氣勢洶洶的瓦剌軍隊狹路相逢。
可誰曾想,這軍中負責監軍的劉僧對當地地形竟是一無所知!
還未等大軍將陣勢完全鋪開,他便魯莽地率領所部人馬一頭紮進了那狹窄的隘口之中。
見此情形,朱勇心急如焚,唯恐劉僧遭遇不測,於是毫不猶豫地揮動手中令旗,號令大軍緊跟其後殺向敵陣。
怎奈這一切都早已落入了瓦剌軍事先精心布置好的陷阱裡,隻聽得喊殺聲四起,伏兵從四麵八方湧出,瞬間將明軍包圍得水泄不通。
一番激戰過後,明軍損失慘重,朱勇更是不幸陣亡於亂軍之中。
每每想到此處,朱高熾心中便是一陣絞痛。
他深知朱勇以及那些在土木堡之變中捐軀的將領和士兵們死得實在太過冤枉、太過不值得了!
正因如此,他暗暗發誓,無論如何也絕不能讓類似的悲劇再次上演!
朱高熾仍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朱棣那威嚴的聲音突然響起:“行吧,那就定朱勇。”
聽到這話,朱高熾回過神來,連忙應道:“兒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