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將軍,不知這膛線可還能用?”
不得不說,百煉居作為遼東數一數二的私人兵器坊,那還真不是靠嘴皮子吹出來的。
有了張鳳儀給出的法子,隻用了兩天時間,馬祥麟帶去的六根魯密銃槍管,便已做好膛線擺到了他麵前。
“不錯不錯,百煉居不愧是遼東第一兵器坊……”
“來人,馬上把這些銃管全部裝好,咱們校場試銃!”
雖說是全手工製作,但這幾根銃管的膛線卻是極為規整光滑,幾乎看不出土法上馬的痕跡。
隻不過是騾子是馬還得遛了才知道,這些刻好膛線的銃管到底能不能用、效果如何,最終也得經過實彈射擊的驗證。
……
“隻是在銃管裡刻了幾條細槽,這火銃真的就能打到這麼遠?”
白杆兵的標誌性武器是白蠟杆長槍不假,但卻並不代表軍中隻裝備了這些武器。
像火銃、火炮之類,部分白杆兵也照樣有裝備。
尤其是火銃,因為沒人喝兵血,白杆兵裝備的都是此時最先進的魯密銃。
馬祥麟幾天前拆下的銃管,幾名白杆兵拿到手後,很快便輕車熟路的裝了回去。
隻不過,在看到校場上立起的靶子後,秦民屏卻是對眼前火銃嚴重懷疑起來。
要知道,即便是如今明軍普遍裝備的火炮,有效射程基本也就三四百步而已。
但此刻馬祥麟讓人立下的靶子,最近的至少也在一百五十步。最遠的,甚至達到了四百步。
如此遠的距離,要說能以火銃精準命中,他是怎麼也不太敢相信的。
“幺舅您啥時候也這麼瞻前顧後了,行不行放上幾銃不就都知道了嘛!”
麵對自己舅父的質疑,馬祥麟並未過多解釋,接過一支直線形膛線火銃就瞄準起來。
說起來,除了表尺之外,後世槍械上的準星、照門這些瞄準裝置,魯密銃上那也是一應俱全。
馬祥麟穿越前好歹也曾受過軍訓,三點一線的瞄準原理還是十分清楚的。
加上原主的記憶,即便是魯密銃這樣的老古董,用起來那也照樣是輕車熟路得很。
“呯!”
很快,隨著一聲清脆的銃鳴響起,熾熱的彈丸瞬間離膛而出。
“啪!”
幾乎就在火銃響起的同時,一百五十步外的靶子也是瞬間命中。
隻不過,一銃過後他卻是並未停止,而是再次換上軍士遞來的另一支火銃。
“呯呯呯呯……”
有人專門裝填彈藥,沒一會兒時間,三支直線形線膛銃便已打出十數發子彈。
“驗靶!”
馬祥麟放下銃管有些發燙的火銃,隨即便把注意力轉移到了遠處的靶子上。
“啟稟少將軍,一百五十步靶三發全中,全部洞穿;兩百步靶中彈三發,未能洞穿。
“兩百五十步靶、三百步靶,三百五十步靶和四百步靶,一發未中……”
隻片刻之後,試射結果就擺到了馬祥麟麵前。
改裝了直線型膛線的魯密銃,有效射程兩百步、最佳射程一百五十步。比起原裝魯密銃來,算是勉強翻番。
“嘶,兩百步都打中了?”
當看到兩百步靶上半嵌的彈頭,即便有馬祥麟兩天前打的提前告之,此刻的秦民屏,還是不由自主化身成了人形抽氣機。